('蹲转900。
这个动作完成得没前两场好,起手使劲太猛,第一圈开始时转得特别快,快到瞬间让简秋宁浑身汗毛都立了起来,但也因此有些后继无力,到最后半圈转速慢下来,几乎是靠上半身的动作利用起剩下的惯性扭过去,着木时身体有些别扭地前倾。但,总算是着木了。总算是完成了啊。
后屈两周下,钉住。
是我在东京的最后一套平衡木了。这个项目从恢复之初的最好上手,到开始参赛之后莫名的心魔缠绕,终于硬着头皮扛了一次次的迎头痛击,又偏偏把不算是伤筋动骨却难以释怀的瑕疵留在了最关键的团体决赛上。
现在总算是,成功完成,不留遗憾了。
这是在北半球的夏季召开的夏季奥运会,外面是铺满了阳光的大热天,现在正是最热的下午。场馆里的空调却开着极低的温度,尤其是皮肤被汗水浸透之后,再停下动作时便会传出阴森森的冷意,体操选手们都习惯下场马上就把外套披上。但此刻,随着下法落定之后习惯性仰头的动作,简秋宁感觉外面的阳光真正穿透了穹顶,从头到脚地洒在身上,暖暖的,融融的。
她抬头去看成绩——看对手刚才的成绩。自己的得分还没出来呢。
难度分6.800,完成分8.166,14.966。
“14.933,好高的分呐,发挥真好。”
自言自语时简秋宁嘴边还带着笑,转过身正好撞上任小棠紧张得颤栗的眼神:“宁姐!”
“跑我这儿来干嘛?跳马虽然没问题,那也不能大意啊。快去做好准备,热身不能马虎,知道吗?”
“可是……”
“别可是了,快回去,好好准备。跳马比得那么快,你要看结果,比完了不就能看到嘛。”
一边是1.083的落后分差。另一边是刚好领先1分左右的难度分和资格赛成绩。什么预判似乎都缺乏足够的效力。一边是五年前折戟沉沙后的卷土重来,是三个世界冠军一块奥运银牌加身只差一步的就能创造历史的渴盼;另一边却是体操运动员最美好的十八岁年华,是来自接连发挥到极致甚至的超常发挥的高平两项的虎视眈眈。
14.166,59.449,苏妮交出了非常完美的四项完成,在奥运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神级发挥”。比团体的时候简秋宁就说过,在这位新对手的身上,她看到了像五年前的她们那样的坚决和勇气。当然还有五年前还不曾存在于世的,惊艳的、推陈出新的动作编排。赛前简秋宁也就说过,只求尽力而已,现在的她,终究不是五年前的她了。
上场前,场下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愣是再抱有乐观心理的人,再稀里糊涂算不好比分的人,此刻也都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立转1440开场。快速后空翻带起后团两周540度旋再接前团,重心略微前倾,但控制成了在边角前收住的一小步。
下腰,亮翅,托月,这都是古典舞的动作,要讲究“形神劲律”。高举腿720,稍微转过了头一点儿,但还是流畅地接上依柳辛转体。
后直540,间接连接阿拉伯前团两周,再接鹿跳,很好,从重心到衔接速度,每个环节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