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你,用我的“草莓”作为鼓励!
林XX年4/7
心爱的林:
来信看到,很有启发。林不愧为知音,也更加证明了我原先的判断,那就是你的评判和敏感,的确是很有见地和水平的。当然,作为小说,其人物及人物间关系以及情节等种种是否合理,只能由其自身的展开来诉求于读者,作者并没有任何再予以解释的可能和机会,而且即使有这样的机会,所有的解释也是徒劳的。不过作为在完成过程中的试探和商讨,却是有充分余地来进行这样的切磋的。
其实,你说的两个问题,或者说两个感觉吧,在本质上是属于一个问题的。对我来说,这其实也说不上像其他有些作家那样,是一些所谓的“设计”、“构思”等种种,而是从根本上来说,出自我基于对人和生活基本的判断和潜在的愿望。在当今急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有些人之所以走到某一行业的辛酸和无奈,本身就说明了其本质的弱势和善良。另外,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根本品质和心地,不是看他对待高于和与自己差不多地位相当的人的态度,恰恰相反,是看对待地位低、尤其是社会最低层弱势群体的态度。那么,在现今社会里,哪些人属于这样的群体呢?从贫穷的角度看,应说是农民,但农民若守着土地、并且和同样的人一起呆在独有的环境里,贫则贫矣,却并不会去经受那种因各种原因所造成巨大反差而来的歧视和心理压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在当今社会里,真正的弱势群体也就是两类人,一是进城民工,再就是由进城女性为主要成份的“小姐”群体,而且相比起一般性民工来说,她们的处境等更为底层和可悲。好像我给你说过,一是以前写政论性文章、或短小的杂文散文等较多,对于写长篇来说,也不是十分有底,再是出自于人之常情,即越是喜爱和投入、也因而用心智最多和最集中的东西,往往因这种“认真”而难于洒脱,于是倒反而越容易雕琢味过浓,更也越容易落入林君所说的“俗套”。所以,因为有这样的经验和顾虑在先,我对于现在的这个小说,和以前的另几个小说一样,虽然在认真写着,却其实对于它是否能比较满意和成功,尤其在别人眼里,会是怎样的观感等,很没有把握。按理说,未完成的东西一般不会也不该拿给人看,但我由于写小说功利的目的和着眼点很淡,所以在没底的情况下,就很想“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遛遛”。更重要的是,你感动和激励了我,使我毫无怀疑地相信:你的水平、眼力和素质以及潜在的灵感等,会是我最佳的观众和裁判,通过你的心,也一定会使我纠偏补差,由“没底”到“有底”,不但有信心将它写完,更也要想办法推出——毕竟对于写这样东西的人来说,“娱己”并不是主要目的,而能够使之说出一部分人的心声,并能使更多的人聆听感悟,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另外,我长期以来的为人处世态度是,宁肯轻信和上当受骗,也不愿因将人想得过坏而伤害于人,另一点呢,则是将曹操“宁肯我负天下人,也勿使天下人负我”的处世哲学给倒过来,所以,这样的哲学难免会贯穿于所写主人公的性格和处事里,更也会融汇进对于其他一些人物的理想化拔高中,这到底是对是错,很难给出个准确的结论;但是针对于现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人性冷漠和残忍残酷来说,我的确是想“柔里有刚”地唱唱反调,只是不知这样的“反调”能否唱好,能否适应和感染于人。所以,对于这点的把握,和前面一样,的确有心要依赖于你了!
谢谢你的“草莓”哦……
高XX年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