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外科教父> 1195章 神级速度的压迫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95章 神级速度的压迫感(1 / 2)

在更衣室休息一会,杨平打算回家吃饭,陪儿子玩玩,小家伙现在每天见到他时都会叽哩哇啦高兴得不得了。

刚刚从手术室出来,研究所的住院总李医生打来电话,说是急救中心那边转来一个身首分离的患者,点名需要研究所杨教授紧急技术支援。

身首分离?杨平惊诧。

头部和身体分开?还能活着来到医院?怎么可能呢,难道要做头部再植?

这么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见过手再植,足再植,耳朵再植,舌头再植,生殖器再植,就是没碰到过头部再植的。

脑组织缺血缺氧4-6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头部要是真地脱离身体,怎么可能还有机会活着来到医院。

“你确认是身首分离?患者还活着?生命体征怎么样?”杨平没时间问太多,直接问最关键的信息,简单粗暴往往最有效。

在最紧急的情况下,是什么才是最关键的,而那些为什么变成这样变得相对次要很多。

李医生现在就在急诊科跟着,患者刚刚完成急诊CT全身扫描,全身CT扫描虽然电离辐射大了点,但是这是最快获取满意信息的检查。

将患者往机器上一过,全身是什么情况一目了然。

住院总李医生说:“没错,患者还活着,生命体征十分不稳定,血压很低,随时有生命危险,马上要运往急诊手术室,谭主任也在现场。

杨平明白了,这小子说的是“不完全离断“吧。

现在研究所几员大将全在手术台上,只有杨平可以去会诊,而且对方点名杨平。

杨平不敢耽搁,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已经快步往急诊科赶,住院总李医生立即迎上来,带着杨平来到急诊手术室。

大家正在忙碌着抢救,来来往往,没一个走路不带风的。

此时患者已经完成CT扫描,过床到手术台上,头部已经完成剃头。

谭博云带的医生已经分成两组,一组在刷手,一组在进行冲洗。

因为颈后有开放性的创口,皮肤稀烂,一看就是颈后受到什么高速强力打击。

在这种打击下,受力部位直接发生严重骨折脱位,导致颈椎的骨性、韧带和关节囊连接在这里统统断裂。

不过因为颈椎周围还有少量的肌肉和皮肤连着,所以患者的头部和身体没有完全离断。

想必两侧的供血血管也一定至少有一侧保持一定连续,否则没有血液供应脑组织,患者早就死在受伤现场。

杨平来到阅片电子屏幕前,CT图片已经平铺在屏幕上。

赵医生用身首分离这个词语没有错。

患者从第六与第七颈椎的交界处完全断开,断开的距离达到两个椎体的宽度,两侧的椎动脉,一侧已经完全撕裂,周围可见大量积血,另一侧被一根人工血管连接着,CT有人工血管的影子。

“刚来的时候,一侧尚连续的椎动脉大部分闭塞,我给他置入人工血管连接并扩张,这样可以保持脑组织的血供。”谭主任对着CT图片说。

一个优秀的团队对急救手术是多么重要,谭主任这个高超的操作为后续手术赢得了时间,要是没有这根接通人工血管,恐怕神仙来了也救不了。

韩主任力荐谭主任来三博医院,并且将创伤急救中心和骨科交给他是对的,其它几个主任还真很跟他有差距,田园业务水平很不错,但是多了几分圆滑,少了几分这种大刀阔斧横刀立马的豪气。

这一根桥接血管代表了一种极其先进的急救思维,能够从纷繁错乱的各种因素中快速找到主要因素,并且能够将它付诸实现。

也正是这一点点通道维持着患者仅有的生命迹象,避免脑缺血引起脑死亡。

肌肉也大部分撕裂,皮肤还有部分还连着,这已经跟身首分离没有区别。

“颈后被高速运动的机器摆臂击中,四肢已经瘫痪,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大脑只有微弱的血供,出血很猛,现在已经输了很多血,从下面一个医院转上来的。”谭主任一边指挥医生消毒铺单,一边继续向杨平汇报。

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属于急诊中的急诊,手术难度非常高。

手术必须快,尽快恢复大脑的血供,大脑是很不能耐受缺血的器官,只有手术足够快,才可能救回患者的命。

要论快,三博医院会有谁比杨平快,他是第一快刀,这时候哪怕快几秒都会多几分胜算。

好强的谭博云在这个时候没有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他没有自己强行上台,而是第一时间向杨平求助,因为杨平的速度比他快。

几句话之间,已经完成消毒铺单。

“刷手!”

杨平没有多少犹豫,立即和谭博云一起刷手上台,这次刷手也是匆匆完成,比起平时快了很多,紧急时刻有紧急时刻行事的方式,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同时一切从简。

“后面是重物击中的部位,皮肤全部挫烂,而且有污染,不适合做切口,只能选择前侧入路,所以采用这种仰卧位。”谭博云解释为什么不是俯卧位,而不是准备后路手术。

前路后路对杨平来说都不是问题,全身上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是手术入路,对于解剖极其熟练的杨平完全可以做到。

所谓的经典外科入路在他脑海里已经仅仅是一个概念,他可以依据手术需要临时设计出任何最有利的手术入路。

这个平面的脊髓已经横断,下肢功能肯定是没办法恢复,上肢功能恢复一部分还是有一点希望。

不过现在的目标是救命,至于功能以后再说吧,救命第一,这是急救的根本原则。

一切与救命相违背的行为都应该暂时靠边。

杨平穿上手术衣,戴上手套,从器械护士手里接过手术刀,快速地显露断裂部位。

手术的过程大致这样:在显露受伤部位后,需要仔细探查,弄清楚究竟损伤什么结构,损伤成程度如何,同时相应的处理措施也要拿出来,急救唯快不破。

然后将断裂的颈椎结合,用钢板螺钉固定牢固,再修复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整个手术的程序其实跟再植差不多。

这台手术可以看成是一台自体头部再植。

自体头部再植,杨平想起现在曼因斯坦教授现在痴迷的换头术,所谓的换头术不就是异体头部再植吗?不管异体再植还是自体再植,在外科手术原理上是相通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自己的头和自己的身体,一个自己的头和别人的身体,一个不存在排异反应,一个存在排异反应。

杨平的脑子里一边想,手上的动作一点也没有慢下来,很多基本的东西已经形成本能反应,似乎脑子不用想,手就会去做,而且不会出错。

就像钢琴家弹奏自己最熟悉的曲子,脑子不用想,也不用去回忆曲谱,双手十指摸上琴键,一个一个音符就跳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