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童养夫> 第3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1 / 1)

(' 马于和郭元两个人还没从苏壹要不做豆腐脑摊的震惊消息中回过神来,就又听到苏壹要做墨的消息。 郭元:“可是壹哥,你镇上的摊子那么赚钱……” 郭元有些不能理解苏壹为什么不干了,这些日子他明明见摊子上的生意很好啊。 马于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木头块,突然想到几年前听到过一次沈家的宝宝疙瘩沈耀祖吹嘘的话,当时沈耀祖手里拿着一根墨条,小小一条就要五百钱,关键是这五百钱的墨条只能勉强能用大半个月。 马于开口,“我要继续跟着壹哥干。” 苏壹一下就笑了,“我还没说完。若是你们不想跟着我做墨,也可以花钱买我豆腐脑和炸油条的配方,到时候你们自己开摊也行。” 马于轻笑一声,“壹哥知道我家的情况,我家乱糟糟的,即便是我能把买卖做起来,那些人也得想办法搅和黄,我要继续跟着壹哥干。” 既然招人做工,苏壹直接把利弊全都说清楚。 “做墨很辛苦,若是你们真的要做,那以后我给你们一个月三百文的基础工钱,再根据做工的情况和效率不同格外发绩效工钱。” 马于和郭元二人一下就愣了。 虽然没太听懂,但是他们却知道,若是跟着苏壹做墨,一个月最少也能赚三百文。 郭元晕乎乎的,他爹每天那么辛苦的在镇上给人扛货,一个月也就能赚个三百文钱 下午郭元就晕乎乎回了家,把事情给父母说了。 李婶子拿不准注意,于是看向丈夫,想听听丈夫怎么说。 郭二合沉默了良久,“咱家也没有个做过买卖的人,元子又只是跟在苏壹身边干了一段时间,若是咱们自己单独干买卖,风险太大。” 李婶子皱眉,她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但是又觉得错过学做豆腐脑的手艺有点可惜。 “小壹可是说了,要把做豆腐脑和炸油条的手艺卖出去。” 郭二合编席子的手不停,“学手艺可不便宜,前些日子郭胜家的二小子花了十两银子去隔壁村学杀猪。” 李婶子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郭二合,“我听说那些书肆铺子里的东西极贵,苏壹是个聪明能干的孩子,和咱们普通村里人不一样,他能放着镇上那么好的生意不做,转头去做墨,说明做墨的生意更好。” 郭元点头,“那成,待会我就去和壹哥说,我还跟着他干。” … 此时苏壹正和沈从仪吃完饭。 “明年开春,哥哥送你去上学好不好?” 沈从仪点点头。 虽然早就知道自己要去读书,但这还是苏壹第一次这么正式的和他说。 苏壹怕小孩有压力,“去了学堂之后不用有太多压力,咱们去学堂识字长知识,不是去专门科举。” 苏壹说完后就察觉有点不对,自己怎么有种熊家长的潜质呢。 苏·熊家长·壹,转头就见沈从仪一脸乖巧坐在小凳子上,大大的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自己看,可爱极了。 苏壹一秒钟就把那点反思扔在脑后,‘自家孩子自家疼,孩子疼了自家痛。’ “仪哥儿,若是学堂有人欺负你,你就告诉哥哥,哥哥会保护你的。” 沈从仪重重的点头,“我知道。”我知道哥哥你一定会保护我。 … 春节不知不觉就到了,这是沈从仪有史以来过的最暖和最开心的一个春节。 以往冬天的刺骨寒冷消失了,转而是柔软的衣服,舒适的被子和永远燃烧的火炕。 沈从仪趴在炕上,苏壹在火上烤了些栗子。 烤熟的栗子会自然崩口,香甜的味道顿时涌了出来。 苏壹:“我之前买了几张神像画,下午的时候咱们一块贴上。大过年的,贴神像放炮仗,寓意驱邪除祟,咱们也把家里除一除。” 沈从仪听到苏壹这些话直接愣住了:驱什么邪,难不成要把你驱走? 苏壹见沈从仪没说话,转头看向他。 沈从仪见苏壹看过来,抿了抿嘴道:“今年家里办了白事,过年不宜贴神图,放…放鞭炮。” 苏壹听到沈从仪如此说,这才想起来沈家村的确是有这样的风俗,办白事就是办葬礼,办红事就是办婚礼。 这边的风俗习惯是,家里办过白事的人,三年之内家里不可以贴神图,不可以放鞭炮,第一年还不能出去串门溜圈。 苏壹一拍额头,“那好吧,咱们今年可以省些力气。” 转眼一过,就到了大年三十这天。 晚上,吃过年夜饭,苏壹就和沈从仪一块下围棋。 温暖的室内,旁边桌子上摆着红枣核桃和糖渍梅子,听着外面的鞭炮声,苏壹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沈从仪突然开口,“哥哥,为什么今年收税的官差不要纸钞。” 在大虞朝除了铜钱和金银之前,还有纸钞。 ', ' ')(' 纸钞的面额有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一千文。 在原身记忆里,十年前朝廷是禁止用铜钱金银交易,全部都要纸币,当时一文就等于一个铜钱。 但是经过这么多年下来,情况发生了改变,铜钱等继续作为货币流通,大额黄金白银流通受到官府管制,民间的纸币越来越多,购买度也越来越低,如今两文的纸币才等于一个铜板。 而刚刚沈从仪说,今年收税的确有官差不收纸钞的情况。 苏壹结合原身对于纸钞的记忆,再结合自己做了这么久的生意的发现,于是从现在社会经济水平,到朝廷大量印发纸币,再到朝廷的稳定政权对于货币的影响,多方面向对沈从仪讲述为什么衙役开始不收纸钞。 最后苏壹道:“朝廷不收纸钞是纸制货币贬值的一种典型表现。纸币需要朝廷的信用作为支撑,同时有一定购买力,像金、银、铜这三样东西本身就是有价值的金属,但是纸币不同,一旦政权溃散,纸币就会真正成了一堆废纸。” 一边和沈从仪解释,苏壹脑子里一边想着原身记忆中同纸钞挂钩的东西。 “如今北边正在打仗,朝局动荡,再加上朝廷不回收损毁的纸钞,反而一直向外发放,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世面上的纸钞越来越多,市面上钱越来越多,而东西总共就这么点,结果就会造成通货膨胀,纸钞购买力下降。正是因为纸钞购买力下降,所以朝廷才不让百姓用纸钞抵扣赋税。” 沈从仪皱眉,“可是为什么朝廷一边不收纸钞,一边让咱们去铺子买东西的时候必须用纸钞呢?” 两个人就这么一问一答,竟然说了大半个晚上。 过年这几天家里安静的很,一晃就到了正月初十。 这几天天气尤其的冷,苏壹早上推开屋门,就看见院子里已经下了厚厚的一层雪。 苏壹转头对屋里大声的道:“仪哥儿外面下雪了,出来的时候记得穿厚些。” “好嘞。” 下午虎子几个小孩来找沈从仪玩,苏壹直接在堂屋里烧了火盆让他们烤火。 银宝道:“正月十五以后平安城每年都要办六天灯节,今年下这么大的雪,不知道影不影响看灯。” 苏壹,“灯节?” 沈从仪解释,“每年平安城元宵节都能办灯节,晚上还有鳌山大灯看,因为晚上太冷,我没法出门,所以才连累哥哥从没看过鳌山大灯。” 虎子突然站起来,“什么!沈哥和苏哥都没看过鳌山大灯?这怎么行,那灯可好看了,今年咱们一块去看吧。” 几个小孩叽叽喳喳的说话,但是苏壹此时满脑子都是,如果自己灯节的时候摆个摊卖灯,是不是能赚些钱。 他会做好几种灯笼,滚灯、走马灯、鲤鱼灯都会。 他之前为了做视频,可是特意找专业人士学习过如何做灯,还为传统赏灯文化做过宣传。 只给你一个人礼物 苏壹看向沈从仪,“仪哥儿你想玩灯笼吗?” 沈从仪微微歪头:? 苏壹呲着一口小白牙笑了笑。 … 家里没有竹条,木头太硬短时间不好做灯笼,于是苏壹就把目光瞄向了长的细细的高粱秸杆。 平县田里种植高粱,当地的庄稼人除了会用高粱秸秆编席子之外,还会把细高粱秸秆做成放食物的盖帘,或者是小篮子。 不仅如此,细挺的高粱秸秆,还可以做灯笼。 过年之前,苏壹跟风买了一些彩纸。 此时做灯笼的东西都齐全很,苏壹准备做一个简易版的走马灯。 他先做用高粱秸秆做四方形灯笼的骨架。 用黄色纸上画一个类似木制窗户的框架,并用白纸做底,把镂空的黄色剪纸和白纸粘一起,做成一个中间镂空的窗户样式的剪纸,接着再用浆糊把剪纸窗户糊在灯笼的四周表面。 上一年是马年,今年是羊年,于是苏壹剪了两个小马剪纸和两个小羊剪纸,并把四个红色小剪纸粘在一张白纸上。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