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就听到他爹说:“我怎么先前没有想到,这老了的脑袋就是不如新鲜的转得快。”
“……”萧宣咽下茶,差点没因他爹这句话呛住,什么叫老了的脑袋没有新鲜的转得快,说得脑袋能做成一盘菜,还能分老的和新鲜的。
“爹,你不是不信这些,”没忍住,萧宣还是问了出来。
“刚夸你聪敏,现下又笨拙了,当事情没有结果时,信一信也无妨,有了这些道士去算,也无需要证据。”
萧宣明白了,他爹比他还蛮不讲理,这件事若是能查个水落石出也就罢了,可查不出来,道士又算出是何人,那也别怪他们动手。
他们不过是相信了道士所言,道士说话,岂能有假。
他娘道:“那我明日进宫,去见一见皇后和太后。”
“好,有劳夫人走一趟了。”
这件事比萧宣想得还要快,他一盏茶都还未喝完,他爹娘就将事情定下了,早点定下也好,也省得他多费口舌。
只是他以为这事就此过去后,没想到他爹竟然又对他道:“靠天不如靠自己,少和道士打交道。”
萧宣也不犟嘴,应声道:“孩儿明白。”
因知晓这事同贤妃有关后,萧家人也没有磨蹭,第二日便立马进宫,萧夫人先是见过皇后后,又去见太后,将这件事说了出来,但她不知李道长的本事宫中可有听闻,便特意隐瞒了下来,只说是有一道士算出来的,在太后的追问下,萧夫人为难一番后,才将李道长三字说出口。
“可是住在宣平巷的李道长?”
未料太后竟然问了她这句,萧夫人只是听她儿子说起,哪知对方住在何处,只好言明这事是萧宣前去找的李道长。
太后露出笑容道:“那就是没错了。”
因有前事,太后对于李乐只的本事还是信服的,对方送来的药甚至不错,又从皇帝那知晓了旁的事迹,便认定李乐只是得道高人,算的事情错不了。
小十的事定是贤妃所为,只是这事过去了半个月,小十身体也无恙,原谋害皇嗣本就是重罪,念在小十无恙,太后便下旨将贤妃贬为采女。
随后又告知皇帝皇后一声。
皇帝知晓小十的事情竟是贤妃所为后,也大为不解,谋害小十到底对贤妃有何好处,但这件事是李道长算出来的,错不了。
随后皇帝又不免想到,他怎还忘了李道长,供奉堂的道士不好知晓此事,可李道长却是不知他身份的,唉,政事繁忙,倒让他忘掉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