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所言不无道理,可是?即便作为王,也不能真的掌控万物。”乐易说道,“君权凌驾于律法之上,却又为礼制与道义所束缚。”
“因为秩序是?稳固天下的根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君王才?不得不带头?遵守秩序。”子冉顺着乐易的话说道。
“是?这个道理。”乐易道。
“秩序…规则…这是?我曾经最讨厌的东西,但如今却不得不利用它。”子冉紧锁着眉头?说道,“只有它?,可以约束王权。”
“长公子回朝了。”
“上将军凯旋。”
乐易勒住缰绳,看着眼前如此?浩荡的队伍,“怕是?朝中的卿士与大夫几乎都来了。”
大宗伯子呈领群臣上前恭贺,“恭贺长?公?子,上将军。”
“我军得胜,此?乃燕国?之喜。”乐易回道。
“若没有上将军,燕国?又怎能?如此?顺利与迅速平定胡贼。”六官旁侧的姬於开?口道。
从一开?始,子冉的目光就?落在了姬於的身上,因为他换上了御史的服饰。
“御史大夫姬於,见过上将军,长?公?子。”姬於故意将乐易说在了作为公?子的子冉前头?,似在挑衅什么。
“御史大夫。”子冉低头?俯视着姬於,“看来上大夫投了一个好靠山。”
“承蒙大王器重,君恩浩荡。”姬於拱手回道,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下官才?得居御史之位。”
“上一个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已被大王赐死于廷尉大狱中,这个位置可不好坐。”子冉打马上前,走到姬於的身侧,居高临下道,“上大夫可千万坐稳了,坐得久一些?,莫要步前人的后尘。”
姬於的脸色虽平静,但内心早已将子冉咒骂了数遍,回到现实,身份带来的差距与尊卑,让他只能?笑脸相迎,“多谢长?公?子的挂怀,下官不是?李覃那等人,作为人臣,上启君王,下承臣民,忠君爱民,才?是?臣子应行之事,必不会步其后尘。”
“好一句忠君爱民。”子冉嘲讽道。
“公?子。”上将军乐易打马上前,“大王还在宫中等着咱们。”遂朝子冉摇了摇头?,眼神示意。
凯旋的队伍离去后,姬於拂袖,很是?不满的看着子冉与乐易的背影。
“哼,别得意太早。”
“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阳华殿——
前往庆功宴之前,燕王裕在阳华殿单独召见了子冉,经过御医的悉心调养,燕王裕的身体?总算是?恢复了些?许,但损坏的根基不可逆转,如今也只是?勉强支撑起。
此?次燕北大捷,边境斩敌万余,乃达往年之总和,可谓是?重创了东胡,经此?一役后,北方的胡人至少休养生息数十年。
燕王裕大喜,于是?命人沐浴更衣,准备亲自接见功臣。
“大王,云中君到。”徐德入殿奏道。
燕王裕倚坐在正殿的坐塌上,一手扶着凭几,抬起另一只苍老的手挥了挥。
徐德领命出殿,随后子冉便跨进了殿中。
云袜踩踏在木制的地板上,悄无声息,三?个月的边关历练,子冉的脸上多了许多棱角。
“臣子冉,拜见大王。”子冉屈膝叩首道。
“起身吧。”燕王裕抬手道,“来人,看坐。”
徐德搬来一张垫子,子冉拱手谢恩,“谢大王。”
“入了这道殿门,只你我父子时,无须这么客气?。”燕王裕说道。
“是?。”子冉点头?,旋即跪坐下。
“听说这次你跟随上将军立了不少战功。”燕王裕看着子冉说道。
“都是?上将军一路照拂,护儿臣周全。”子冉低头?回道。
“功便是?功。”燕王裕道,“燕国?本就?是?靠马背夺取的社稷,如今宗室都沉溺于安乐乡中,早就?忘了先祖的立国?之本。”
“你起了一个好头?。”燕王裕道。
对于父亲少有的夸赞,子冉并没有表现的很是?激动,她平静的回道:“儿臣或是?得了些?许气?运,蒙上天庇佑与眷顾。”旋即起身拜伏于地,“亦是?大王的信任与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