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祝澜等人几年前换了芯子,清晨跑操的习惯便在龙场书院里普及开来,不少学生开始加入,队伍变得浩浩荡荡。
这天早课开始前,祝澜和梁舟等人按照往常提早一刻钟开始晨跑,龙场书院的小径上传来梁舟的口号声——
“一二一,一二一!”
梁舟没喊多久,就已经气喘吁吁,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
顾朝阳不在,喊口号的活只能落在体力相对好一些的他身上,但是这么大的运动量,实在让他也有些吃不消。
就在梁舟声音开始断断续续时,一个中气十足的女声加入了进来,完全盖住了梁舟的声音。
慕容静一边喊着号子,一边从后面追了上来,这点强度对她来说连热身都算不上。
她的声音仿佛天然带着一股使人振奋的力量,如阵前擂鼓,众人重新打起精神,跑得更认真了。
祝澜今天排在队伍最后面,她余光一瞥,不知祝青岩何时跑到了自己身边,有些诧异。
祝青岩向来是不参加这种高强度运动的,怎么突然转性了?
祝澜没有说话,怕乱了呼吸节奏,只是给祝青岩让了些空间出来。
祝青岩没跑多久,就感到头晕目眩,嗓子眼要流血一样,逐渐落下了很远,不过还是坚持跑完了全程。
上次堂课考试,她考着考着竟然开始发晕,慕容静说这是她太缺乏锻炼了,于是她痛定思痛,决定加入晨跑。
毕竟科举考试也是个体力活,她可不能输在这上面!
第136章 取长补短,习惯就好
陆音儿从小体质弱,由于天气转凉,生了一场小病,在书院修养迟迟不见好转,于是便回了老家云州休养。
待她身体恢复,再次回到书院时,已是三个月之后的寒冬腊月,整个书院都覆上了一层重重的白色。
每逢冬日,龙场书院会为学子们发放棉服。陆音儿裹着棉衣,一双浅粉色的锦布靴踩着白皑皑的积雪重新踏入清雅苑,入眼只觉苑内一切如旧,与自己离开时并无多少变化。
她按照熟悉的路线走回书社门前,隐约听见门内传来背书的声音,不禁莞尔。
三月未见,青岩师姐还是这么用功。
她如此想着,伸手推开房门,看到屋内的情景时,脚步突然硬生生止住了。
书舍内,慕容静正面容肃穆地端坐在桌案前,手捧一卷《论语》,朗朗的背书声正是从她口中传来。
而祝青岩居然一手提着一只盛水的木桶,双臂平举……扎马步!?
陆音儿愣了片刻,什么话都没说,默默退了出去。
她关上门,抬眸又看了一眼书舍的房号,没错呀,她记得这是自己的书舍呀。
一定是开门的方式不对,再开一遍!
桌案前的慕容静看了一遍书上的内容,合起来,闭上眼睛摇头晃脑地背道: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祝青岩平举着水桶的两只手臂已经开始微微颤抖,咬着牙纠正道: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噢,背串了。”慕容静连忙再看了一眼书,合起来重新背道: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什么……什么然后君子?”
陆音儿在第五次重新打开书舍房门后,终于确认自己不是眼花,眼前如此诡异的一幕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你们……”
她艰难开口,如果这书舍是沾上了什么脏东西,她可不敢进。
“陆师妹,你回来啦。”倒是沐儿较为热情地迎了上来,将面色诡异的陆音儿拽进屋里,问她身体可好些了。
陆音儿点点头,随即悄悄在沐儿耳边问:“她俩没事吧?”
沐儿笑道:“没事,这叫取长补短!习惯就好。”
祝青岩终于放下了手里的水桶,站直身子活动筋骨。
慕容静也放下书:“不错嘛,坚持的时间比上次还要久一些。”
“你也不错,这么快都背到雍也一篇了。”祝青岩轻喘着气笑道,“好了,我去打水。”
她提着两只桶来到院子里,先将里面刚才用来加重量的井水倒掉,随后向着水房走去。
她如今一个人打水完全不在话下。
祝青岩拎着热水回到书舍门口,正要推门,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得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