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向主任你去忙,我也要回去上工了。”易中海告辞道。
回到钳工车间,易中海叫了贾东旭,回到自己的工位。
“师父,有什么事情吗?”贾东旭询问易中海。
“我们院子里的杨涛,他把工位卖了。”易中海端起工位上徒弟帮他泡好的高碎喝了一口。
易中海喜欢喝茶,但是茶叶可不好买,所以高碎成了首选。
“杨涛把工位卖了?卖给谁了?”贾东旭其实也对杨涛家的工位有过想法。
毕竟他虽然去年考核的时候过了二级,每个月工资四十块五。
但是家里面负担也不小,全家就他一个人有定量。
母亲贾张氏和妻子秦淮如在农村老家有地,让亲朋好友耕种,
秋收之后,倒也会送一些粮食到他们家来,家里粮食倒也勉强够吃。
即便差点儿,也能花点钱买议价粮,这样一来,一年到头,家里也攒不了几个钱。
农村现在又在搞农业合作社,农民的土地入股合作社,也不知道会怎样呢。
而他想给妻子秦淮如找个工作,这样家里多一个人挣钱,到时候即便没了娘家送来的粮食。
但是妻子秦淮如,儿子棒梗都能有定量,两人的定量加起来,也和那些粮食差不多。
而秦淮如的工资,就能存起来,让家里宽裕些。
只是杨涛去年下半年,很少回到四合院儿,他根本没见到杨涛的人影。
这事儿也就搁置了,直到昨天在轧钢厂见到杨涛,他还以为杨涛是自己来顶岗了呢。
“要是早知道,我就出点钱,把工位买下来给淮如了。”贾东旭说道。
“早知道,我也能帮你一把,但是杨涛不声不响的就给卖了!”易中海也说道。
师徒二人都沉默了下来,不知道心里在想啥,反正都不怎么平静。
易中海这天上班,因为心里想着事儿,工件合格率都下降了一些,报废了好几个工件。
下午下班了,易中海和贾东旭,还有刘海忠,傻柱四人结伴而行。
“杨涛这小子,去年下半年就很少回院子里,他家那房子也就过年回来住了两天。
昨天还把工位也卖了,看样子是不准备在我们院子里住下去了”易中海挑起话头。
“什么,杨涛卖了工位?”刘海忠也有些意外,毕竟工位可是铁饭碗。
“是啊,今天我还去车工车间打听了,顶岗的是一个姓董的人。”易中海说道。
“杨涛卖了工位,和他不准备在院子里住有啥关系?”傻柱问道。
“他要是顶岗,也就意味着他不准备学厨了。肯定会回院子里住!”
“但是现在他把工位都卖了,而他学厨这才四年不到。”
“柱子,按照你们厨师行当的规矩,他还要学多少年?”易中海引导话题。
“三年学艺,两年效力,至少也要五年!这还是没算学艺之前的打杂时间。”傻柱说道。
“所以,杨涛最少还要一年多才出师,他像去年下半年那样,和不在院子里住有什么区别?”
易中海这一手转换概念玩儿的很溜,虽然有点生拉硬扯的违和感。
但是忽悠一下没啥脑子的刘海忠是足够了,显然易中海是想拿刘海忠当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