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许波折,可杨涛最后还是跟着马理堂老爷子习武了。
马老爷子会的很多,什么太极,八级,形意这三大内家拳他都会两手。
还会弹腿,华拳,这些稍微小众的拳种。
因为小号升级带来的属性提升,让杨涛在练拳的时候,进步飞快。
虽然精神属性提升,让杨涛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对自身的控制力都增强了不少。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变得更聪明了,智力不仅仅在于这些,还有观察,判断,逻辑等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数学这东西,杨涛前世就不行,现在还是不行。
他能记住各种公式,能够理解公式代表的意义。
但是在一个复杂的题目中,他并不能将那些弯弯绕绕理清楚然后带入到相应的公式中。
也就是逻辑能力没有提升,当然这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
毕竟普通人的生活里,遇到的事情,没有那么复杂。
除非是像四合院儿里面,一群人都有各自的小心思,然后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杨涛的生活又多出了一项内容,那就是练拳。
从最基础的站桩开始,杨涛学的是三体式,这套桩功广泛应用于形意,八极,太极等拳法。
可谓是一个万金油一般的基础功法。
而杨涛开始站桩之后,发现这和他平时切墩儿的姿势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者都讲究下半身的稳定性,切墩儿下半身不稳,还能切好菜?
所以很快他就练的似模似样,更让马理堂老爷子认为他是个武学奇才。
因为每天多了一项任务,杨涛的时间变得紧凑起来。
也就是他已经上灶,不需要太早到后厨工作,这才能挤出早上的两个小时时间练武。
还有就是习武之后,杨涛的饭量见涨,以前一顿四个馒头就够,现在还能再吃两个。
当然这也和他才十六岁,还在长身体也有些许关系。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1955年的夏天一去不复返了,道路两边的树叶也开始出现黄色。
这几个月里,杨涛基本上半个月左右才回一次四合院儿。
而且都不是周末时间,毕竟周末正是饭店这些地方忙碌的时候,厨师可不会放假。
因此每次回去,基本上见不到院子里的当家男人,就是些没工作的妇女在家。
而杨涛也和她们说不上话,每次都是回家打扫一下卫生,查看一下房子状态。
基本上半个小时左右就又离开了。
所以杨涛并不知道,四合院儿里,关于他们家的事情,已经被一些人关注。
那些闲着没事儿的老娘们儿,都在猜测杨涛这一天天的不回来是不是准备搬走了。
还有说杨涛认了他师父当干爹的,全都是捕风捉影,甚至无中生有的谣言。
除了这些八卦,易中海其实也想找杨涛好好聊聊。
可是杨涛一直没回来,而他也要上班,也就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而且他现在还想和媳妇儿努力一下,看能不能老来得子。
再加上贾东旭这个他精心挑选培养的养老人选还没挂墙上,所以对杨涛不算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