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军的强大远超想象,但这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些年来,他们听说大隋的事迹还会少吗?
只是因为,先前倭国不曾覆灭,他们才会心存侥幸。
可是事实证明,很多事情并不会因为他们的想法而发生改变。
大隋的实力,远不是倭国能够对抗的。
他们自以为是,插手大隋之事,终将要为此付出代价。
这一刻的倭国国主,心中后悔莫及。如果早知如此,当初他肯定不会出兵助高句丽复国,而是要派出使者向大隋称臣。
只要倭国表现够积极,就算大隋还有其他想法,也不可能直接将倭国覆灭。
可是现在,倭国的所作所为无异于是授人以柄。事情发展到这份上了,他已经没有退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不行,不能这样下去。”
倭国国王急切的说道,他看着前方群臣,说道:
“再下令调集兵马,赶来难波城勤王,隋军渡海而来,兵马不可能太多,就算他们实力强悍,本王也不会束手就擒!”
这种不甘的情绪,在倭国国主心中涌动着。如果倭国也有这样的力量就好了,那他将无惧任何敌人,他要对外开疆扩土。
但这一切终究是他的妄想。
如今的倭国,虽然还没有彻底覆灭,却也是危在旦夕,命不久矣。
而群臣闻言,则是一阵哑口无言。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能想到什么办法呢,或许集中兵马坚守难波城,还能让他们拖延的时间更久一些。
——
马展领兵,朝难波城而来。
虽然他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但在路上,他还是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消息。
此刻,已经有斥候归来,向马展禀报。
听着斥候之言,马展的脸上多少有几分诧异,接着若有所思道:
“你是说,倭国最近在调兵遣将,想要在难波城与本王决一死战?”
这斥候连忙答道:
“王爷所言极是,卑职探查到倭国各路兵马,都在赶往难波城方向。
听说倭国国王已经下达命令,让各方兵马立刻赶来勤王,如今难波城内,兵马不在少数。”
虽说斥候神色颇为郑重,可马展听到这里,非但没有担心,更是惊喜道:
“这真是太好了,既然倭国国王在调兵遣将,那我们也不必着急动身,就在此暂时扎营休整,等他调完兵再说。
如果任由这些兵马分散各处,我军想要平定倭国,必然要多费不少功夫。
可倭国将大军聚集于难波城,我军便可毕其功于一役,只要取得此战胜利,那接下来,倭国将再也没有还手之力。”
马展的态度显而易见,与其让敌军分散,倒不如让他们聚集到一起。
就算倭国兵强马壮,也改变不了最终的结果。马展的力量,早已超出常人的范畴,只有李元霸才能短暂与之交锋。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给马展足够的敌人,他也能和李元霸一样,达成横扫百万军的成就。
当然了,如今的倭国拼了老命,也就聚集个一二十万大军。
很快,隋军一方在马展下令后,便是原地扎营,同时派人继续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