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唇分。 俞悦的脸颊依旧绯红,此时她眼神里的情意,都可以拉丝。 她情不自禁的紧紧抓住陈安的手,让他的手能更贴紧自己的小脸。 “陈小安,我真的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你,怎么办?” 俞悦的声音里,已经带着一丝甜甜的哭腔。 陈安微微一笑,紧紧的握住她的另外一只手,让她贴在自己的胸口上:“我也是,我也很喜欢你,可我也很想知道怎么办啊。” “哼,讨厌,是我问你诶!你干嘛学我说话,。” “那你不喜欢我这么说吗?”陈安反问。 “感觉你是故意的,但我还是喜欢听,也爱听。陈小安,你再说一次好不好?” 俞悦的声音甜腻腻的。 “再说一次感觉太肉麻了,那我换一种吧,不管以后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要一辈子在一起好不好?” 此时的陈安表情极为认真。 “哪,这可是你说的,那你以后不许嫌我烦!” “当然不会!这一辈子都不会!” “不会才怪勒,我不信,等过段时间,你肯定会嫌我烦。” 俞悦其实自己也有感觉,跟陈安在一起后,就很想跟他腻歪。 明知道陈安工作很忙,还是会忍不住给他发微信。 虽然在末尾,她都会补上一句,不用回之类的话。 “不会。” 陈安的眼神坚定的看着她。 前世他都不会嫌她烦,更别说这一世了。 “那行吧,算你过关了,我相信你。” 说完,俞悦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凑过头,在陈安的脸颊亲了一下。 “这是给你的奖励。” “这奖励可不够,我可是很贪心的。” “那你要怎样?” 俞悦小脸微红。 于是,在俞悦不满的娇慎中,陈安单手开着路虎,另一只手放在她那光滑的大腿上…… …… 【心动】茶饮公司总部。 会议室内。 刘芬站在讲台上,做着自我介绍。 “我叫刘芬,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学院,有国际金融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曾任职于星巴克中华地区首席运营官。” 一连串豪华的履历,让在场的一众高层忍不住暗暗咋舌。 “这种级别的顶尖人才,还是星巴克的,也不知道陈总是怎么挖到的。” 一时间众人窃窃私语着。 何苏茹也难得在公司总部。 作为陈安的亲信,何姨自然是坐在陈安的身旁。 此时的何姨,和一年前已经有着天壤之别。 都说时事造就英雄,何姨这段时间在陈安的有意引导下,也在自学会计。 好在何姨是高中毕业的,是有资格考会计证的。 其实就算高中没毕业,也没多大关系,也就是陈安一句话的事情。 现在的何苏茹也已经拿到了会计证书。 目前何苏茹已经被陈安安排到财务室。 他准备慢慢让何苏茹接管公司财务。 财务这种东西,必须交给自己信任的人。 陈安规划的很清楚,让陈微风毕业后学习财会专业。 以后她们母女俩一起管【心动】的财务。 陈安对她们,那可是太放心了。 她们母女俩在这个城市,原先就犹如那无根的浮萍,一吹就散! 但现在,她们有了根。 那就是陈安。 自然不会如前世一般,回到川渝娘家过活。 “接下来,舞台将独属于我们【心动】,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们一起同舟共济……” 刘芬话音刚落,随着陈安带头鼓掌,会议室内响起了一阵阵声响。 会议结束,陈安拿了一些资料放到了刘芬的面前。 “这些是公司财报,以及公司各个高管等的资料,你可以看看。” 这次会议,主要还是让刘芬露露脸,混个脸熟。 等刘芬熟悉公司业务后,才能具体施行。 毕竟初来乍到,又直接登上高位,纵然她的履历很是豪华,但也需要陈安给她站台。 刘芬先是认真的看起了公司财报。 她越看,就越是心惊。 没想到,心动的资产竟然已经达到这个地步了。 外界流传心动融资到7个亿的资金,她本以为是夸大其词,最多有五个亿就不错了。 而且,就算是五个亿,按当时【心动】的体量,想着起码得付出50%左右的股份才有可能。 没成想才融20%,而且七个亿也一点没有水分。 那就是说,资本市场当时是开出了35亿元的市值? 而当时的【心动】体量才多大? 现在的【心动】的市值,恐怕已经翻了不止一倍! 当然,这前提是,心动下个季度,还能维持这么高的营收。 现在心动当日营收都已经达到近千万了! 这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如果下个季度还能维持。 那无疑,无数资本将拿着红票子挤破头的入场! 而且,随着门店增多,已经拥有了一千多家门店的【心动】,毛利率也进一步提升,达到了65%。 其实还能更高,但这个时候,心动在搞联名,联名活动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还倒贴钱。 但他必须要这么做。 以免给同行做嫁衣。 “陈总,有一点我想不明白,现在国内房地产价格处于顶峰,你为什么还要买下那么多的商铺?” 看着心动名下拥有四百左右的自有商铺,而且大多都在银行抵押贷款。 刘芬心里是越看越紧张。 这万一房地产行业地震了,那银行极有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好在剩余的几百家门店,没有这么做。 她却不知道,陈安不做,不是因为担心房地产震荡,只是想快一些发展而已。 “顶峰?” 陈安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真的这么认为的吗?”陈安面色变得严肃。 在陈安看来,和平年代,房产只会越来越贵。 最起码,直到那件影响全球的大事件发生之前,房产还一直在疯涨! 刘芬眉头不由皱了皱,她想了想道:“国内经济虽然一直在腾飞,但我觉得,有那闲钱,不如多开几家门店。” “那你有没想过,那一年比一年更高的租金,也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几年后,想开一家店,租金就已经先占据了成本的25%以上,甚至更高。 更别说还有工资等等。 往后几年,自然不用担心这些,消费一直在升级。 但以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