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国顿了顿,沉声说道:“有几位国内最顶尖的史学界泰斗,联名给上面写了信,希望能组织一个专家组,对归墟的涉史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查和评估。”
电话挂断,林天站在窗前,久久没有说话。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现在才刚刚开始。
这一次,敌人攻击的不是他的商业,不是他的技术,而是他整个计划的根基与信誉。
“审查和评估?”
会议室里,韩东一听就炸了毛,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这帮老学究搞什么鬼?咱们林哥这是在为国为民做好事,他们倒好,跑出来摘桃子,还想当裁判?这不是扯淡吗!”
他情绪激动,脖子都红了:“林哥,不能答应!这口子一开,今天来个历史专家组,明天是不是就得来个物理专家组,后天再来个艺术专家组?咱们公司干脆别干了,改名叫‘被审查办公室’算了!”
白落衡则要冷静得多,她推了推眼镜,沉声分析道:
“这件事恐怕没那么简单。钟老亲自来电,说明上层的压力不小。而且,对方选择从‘历史’这个点切入,非常刁钻。历史不像数理化,有标准答案。一旦陷入细节争论,我们就非常被动。”
她的话点明了问题的核心。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或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学术与政治博弈。
林天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没有立刻表态。
他知道,这背后少不了某些人的推波助澜。
他们想看到的,就是自己和国内的学术界先内耗起来。
如果他强硬拒绝,就会坐实思想独裁的罪名。
如果他接受审查,那无穷无尽的扯皮和掣肘,足以让归墟计划彻底停摆。
这是一个两难的死局。
晚上,林天回了父母家吃饭。
饭桌上,气氛有些沉闷。
母亲许沐晴一个劲儿地给他夹菜,欲言又止。
父亲林安平抽着烟,眉头紧锁。
还是妹妹林洛可忍不住先开了口:“哥,我们学校论坛都吵翻天了。好多历史系的学生和老师,都在转那几位老教授的联名信,说你的归墟项目虽然好,但在学术上不够严谨,容易误导青少年。”
林安平终于掐灭了烟头,闷声闷气地问了一句:“儿子,电视上那些专家说的是真的吗?你……你真的给孩子们看了一些……不一样的历史?”
这个问题,问得如此朴素,如此直接,却比任何诘问都更有分量。
它来自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担忧,来自一个普通公民对国家未来的关心。
林天放下筷子,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心中微微一颤。
他可以不在乎全世界的毁誉,却不能不在乎家人的信任。
“爸,历史还是那个历史,我没改。”他认真地说道,“我只是用了另一种讲述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