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白希望,以后能放开户籍的限制,让更多百姓发挥才干。 看到陆贤在发呆,陆知白把一张十天干的数独,拍在他面前。 然后,给了夏原吉一张十二地支的数独。 陆知白挑眉道: “这是皇孙亲赐的难题!限你们一天之内做出来。” 他可是认真的对待朱雄英这小屁孩。 起码,还把这娃的“礼尚往来”当回事…… 他自然是能做出来的。 就是懒嘛~ 陆知白在栖霞又待了一天,等着他们把数独做好。 朱橚倒又兴冲冲的跑过来了,描述显微镜看到的种种发现。 “他们都疯了!夜里也不睡觉了,全都守着显微镜,眼睛都要看瞎了……” 陆知白说: “刚得到仪器,自然兴奋。” 朱橚抱怨道: “晚上就不太好用了,看不太清。烛火也不够亮。宫里是有很亮的烛,但也太贵了……” 陆知白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 现在的显微镜,自然无法内置灯光。 他想了一想,说: “沈括《梦溪笔谈》里说了一种东西,叫石油,或者脂水,可以提取出煤油,烟小而火亮,还可以烧很长时间。” 朱橚眼睛微亮,但仔细一想,理智道: “听起来一时半会也实现不了,你们慢慢研究吧,靠你们了。” 陆知白笑着点头。 简单的石油利用,也不是不行。但上哪稳定开采,是个问题…… 陆知白拉住他说: “五哥,刚好,来看看我的番薯地!” 朱橚没有办法,只得跟着他去了。 陆知白在附近一个小山谷中,选了一片地势稍高的平坡,建了一块方正的标准田地,面积为一亩。 地头插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番薯试验地”。 虽说有一股臭味,但看到番薯藤子绿油油的,还是颇为喜人。 两人在地里漫步。 朱橚震惊道:“现在长这么多了,之前不是只有两个吗?!” 陆知白说:“是啊,这玩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用藤子扦插。 之前早早的在温室中育苗,那两颗番薯长出来好多藤子,可以移栽,待长大后再次扦插,渐渐的就有了这一亩地,其他地方零散的也有些……” 朱橚笑道:“那岂不是可以一直一直栽下去?” 陆知白摇头: “不行,番薯想要成熟,最少也要生长三四个月。若是九月收获,最迟也得六月份种下,不然就没有收成。” 朱橚点点头,仔细观察这块地。 地里打了许多垄,一道一道的,像小小的山丘。 番薯都种在这垄子上。 朱橚说:“这东西种起来,好像比其他作物讲究些。” 他又用脚碾了碾脚下的土,说:“好像掺了沙子。” 陆知白笑道: “五哥观察力不错,这是沙土地,我让人挑了河沙,再混合牛羊粪,和一些肥沃土壤,专门配置出的营养土。 而且每隔十天半月,就要追肥一次,七月底就可以丰收了……” 朱橚笑着说: “怪不得到处都有一股味,咱们还是走吧……” 两人谈笑风生,离开此处。 朱橚说:“我已经上表,说了这显微镜之事,为你请功。 虽说你的功劳,好像也不差这一件,但我不介意锦上添花。” 陆知白道: “多谢五哥了,待父皇给了赏赐,请你吃酒。” 朱橚笑道:“吃酒就不必了,快点多造些显微镜出来,免得他们打架。” …… 等陆知白拿到填好的数独,就返回京师。 他把这数独送还给朱雄英,顺便还带了一个列文虎克显微镜。 简易版的,在这就是逗小孩玩的。 朱雄英一点也不嫌弃,一样是大为震撼,看东看西,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不过玩了一阵子,他就觉得太小了,说: “还是我的望远镜好!” 陆知白笑道: “等研究所再造出来新的大显微镜,再送殿下一台。” …… 五月十五。 大朝会。 沐英前些日子便班师回朝,休整了一些天。 有关部门也把将士们应赏的功劳整理清楚。 于是,开始论功行赏。 东天刚露出一丝鱼肚白。 开阔的广场上,群臣肃穆而立,气氛凝重而庄重。 朱元璋高坐龙椅,威严地扫视下方。 内廷宦官先宣读了此次北伐的战绩: “俘故元国公脱火赤、爱足等一万七千九百八十一人……” 许多激动人心的数字被念出。 百官的目光,聚焦在沐英及其身后的将士们身上,皆有惊叹之色。 朱元璋微微点头,露出满意神色,朗声道:“沐英,尔等为我大明立下汗马功劳,朕自当重重赏赐。” 一些受封赏的武将,虽站位靠后,也难掩激动神色。 陆知白也望着身姿笔挺的沐英。 据他所知,沐英这么晚才回朝,是因为在居延海帮忙设置了千户所,现在有将领在那边督造城防。 念了将士的封赏之后,却还有其他人。 这次,地雷、手榴弹、炒面、压缩饼干等物皆立了大功。 陆知白居于首功。 朱桢、陶成道等人也为新火器的发明付出许多,各自有赏。 宦官念着陆知白的功劳,却格外的长。 还有改进火铳等等。 也有一笔带过、没有显出成效的,比如番薯、黄森屏、世界地图。 很多朝臣都变了脸色,以震惊的目光望过来。 他们实在难以相信,这个十八岁的少年,怎么能做这么多事的? 有些甚至并未听到风声。 这发言稿,经过四辅官润色,文辞华丽,堪称天花乱坠。 论起吹牛,还是得有文化的古人啊。 陆知白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次朝会,又是一次磨练演技、不要笑场的练习啊…… 念至最后。 终于到了赏赐内容。 钞、绮帛、衣之类的算是基操。 这次还多了五十匹马,一百头牛! 因为沐英俘获的除了元人,还有大量马牛羊。 最后。 众人果然是听到一句: “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陆知白面上淡定,但心中难免有一丝激动。 它来了它来了,它带着子孙后代的编制走来了! 大明的编制,难道不比兔子香吗? 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