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其他类型>青竹> 第37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2章(2 / 2)

家俊路上还在操心他走了作坊的竹子不够用可怎么办。

然而到了码头,他就被占地十来亩的展馆惊得顾不上竹子了。

“这是啥?!宝峰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房子了?!”

第173章 码头

看到了实物, 沈青越也很震撼。

确实好大啊!

还是沿着江,从码头一路延伸出去的。

宝峰码头本来就没多大, 这么一盖,感觉这一个展馆就快占了半个码头了。

这可是没机械的古代,所有砖石木料都靠人和牲口运,弄这么大的工程相当需要魄力了。

他们走过去,展馆也还没完工,靠近旧有码头这儿已经建好了, 但往东延长出去的部分还在上梁扣瓦,最东侧似乎墙都还在修着,施工的木匠、泥瓦匠热火朝天的还在忙,沈青越披风都披上了, 那些工匠有人还打着赤膊干活儿。

两米多高的“宝峰欢迎你”已经竖到店前了,面向清川江的窗户都开着, 挂的大幡子像彩旗似的迎风招展, 说好要低调呢, 结果成品比他概念图用的酒旗、幡子和彩旗更大, 被风吹起来招摇又漂亮。

透过朝码头方向开的门窗, 能看到展馆里面摊位还不多, 除了卖瓷器的, 才只有几个免费的茶水摊, 有些看打扮像是船夫的人在吃饭, 其余地方暂时都被卖瓷器的占据了。

瓷器摊从展馆内摆到展馆外, 有不少货郎打扮的小贩儿在挑, 还有些挎着篮子来挑的,应该是附近的村民。

码头停了不少小船,看上去都是宝峰县或者邻县的, 正一捆一捆往船上搬瓷器。

姜竹他们也过去看。

先前沈青越和姜竹在码头采风时候就听瓷器商说过宝峰的陶瓷都出自梨台镇,那会儿他们还没什么概念,这会儿一瞧,小到茶杯盘碟,油灯小盏,酒杯酒盅,大到水缸米缸,真是应有尽有。

不过逛下来,在外面摆摊的,各家东西大同小异,都是常见实用的款式,连盘碟内外绘制的图案都类似。

展馆内的则有档次更高些的,品类也更齐全,还有不少茶具类的小件和漂亮摆件。

可能是因为宝峰流行茶市,茶具的做工明显比其他东西精细,沈青越没忍住又挑了两套茶具,然后可怜巴巴地问姜竹:“你觉得哪套好看?”

没等姜竹说呢,他自己就先说了:“我想这套喝茶,这套冬天泡姜茶,省得混用了串味儿。”

姜竹:“那就都买吧。”正好家里有套茶具送给赵先生用了,还有一套石生和赵舒云玩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

逛到又一个摊子时,沈青越又要买一套炖梨时候用的汤盅。

说什么有盖保温,那个盖能保几刻的温?

他们俩要两个,赵先生、赵舒云要两个,石生家业常上山玩也要有,万一要招待客人也要用。

最后汤盅买了十个。

家俊看得眼角直抽,心说用碗喝梨汤是犯法吗?

还有刚刚那茶具,人家卖茶具的老板自己都说了,他们家瓷烧得好,不会串味儿,沈先生非要买两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