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八点,耿纪两家已经在门口碰头了。纪奶奶看了看孩子,对老耿说:“我们带孩子一起去吧,景姝外婆家,恐怕不太方便。我们还是不要麻烦人家了,反正学校离着这里也很近。”
老耿是唯纪奶奶马首是瞻,也不八卦,只是点头同意。
到了学校时,学生们都已经开始上课,校门紧闭,只能通过旁边传达室的小门进入学校,可那传达室的小门也是紧闭着的,不过窗户倒是在开着。纪奶奶从窗户那儿探头往里看,见有个门卫老头,便客气地说:“老师傅,我们来给孩子报名上学的。”
门卫老头正给自己泡茶,并没有立即来开门,只是随口一问:“报名啊?户口本,房产证,你们的身份证,这些材料都带齐了吗?”
纪奶奶吃惊,“什么?还要房产证?”
“是啊,”门卫老头泡好茶,开了门,“现在是户口在哪儿就上哪儿的小学和中学,也没什么考试也不交什么学费。有的人就钻空子,花点钱把孩子户口落到名校的那片区域。这样一搞,其他家长能干吗?反应太大了,听说都闹到市长那了。教育局没办法就又下了个规定,家长的户口地址和房产证地址要一致才能报名。其实我们小学也不是什么名校,也没人会这样搞,可是既然教育局要求,我们也只能这么办。而且这是头一年这么要求,上面查的很严,必须认真执行,否则倒霉的就是我们学校。”
“可是我们从来没办过房产证啊。”纪奶奶有点焦急。那个时候,房子在人们眼中还不是值钱要紧的东西。
“你们一定是住在棚户区的弄堂里吧,那都是解放前的房子,好多人和你们一样没想过房产证的事。”门卫老头见多识广,笑着说:“去街对面坐公交车,不远,两站路就到我们区房产局了,你们去那儿办吧。好多人都去办了。”
“有地方办就好。”纪奶奶向门卫老头道了谢,对老耿说:“这才八点半,我们就去趟房产局问问?”
“我没主意,都听你的。”老耿一口同意。两人又带着孩子坐车到了房产局。这时的房产局还不像以后会那么繁忙,办理业务的大厅里空落落的没几个人。工作人员一听他们的来意,顿时就明白了,笑着说:“过完年就有好多人来咨询过了,我们联合当地的公安部门和居委会,准备集体给你们那几片棚户区弄上房产证。你们东边那片棚户区已经开始在做实地测量了。但是我要告诉你,房子多大是按照你们原有的面积来的,如果是私搭乱建的铁皮房之类的,都算是违建,我们不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