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五百一十五章:白沟河之战(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五章:白沟河之战(下)(1 / 1)

【平安。朱元璋养子,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之子。】 【早年随朱棣出塞作战。】 【其父在跟随常遇春攻克元大都时战死,平安继承其父之职,后屡任密云指挥使,右军都督佥事。】 【手下的密云军同威震辽东。】 【时,明军前军压境,燕军步骑齐上顶住压力。】 【李景隆又派两翼骑兵围攻,先锋平安破燕军左翼,被燕军后军拦住。】 【这时,身处燕军右翼的安陆侯吴杰分兵来攻,燕军陷入四面包围之地。】 …… {包饺子了。} {这种局就是纯纯的以势碾压局。} {正经打仗就是这样,没谁想不开非得以少击多以弱胜强。} {以弱胜强之所以被传颂,就是因为它难度大的升天,只是幸运者偏差导致我们认为这才叫打仗。} …… 大汉。 吕雉看着陷入包围的燕军,冷不丁一句道: “这时候朱棣突然带兵冲出来就神了。” 刘邦猛地打了寒颤,立刻大声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不怀好意的眼神落到他身上。 “哦?真的不可能吗?” “这靖难之役可是打了四年哦。” “这说明什么你比我清楚吧?” 刘邦恶狠狠瞪了一眼偷笑的吕雉。 大汉朝不允许这么可怕的笑话出现! …… 大汉·武帝时期 “看到没有。” 刘彻指了一下天幕,瞥着霍去病加重了语气。 “你舅舅那种才是正经打仗!” “别动不动就千里奔袭!” “那是偏路子。” 霍去病笑着,带着几分无赖的味道。 “陛下,什么正路子歪路子。” “打仗打赢了才是好路子。” “就天上这种程度的包围,看着声势浩大,其实漏洞百出。” 刘彻轻哼一声。 “就你能!行了吧。” …… 季汉·怀帝时期 “差一点,就差一点。” 刘禅好奇询问着: “相父,什么就差一点?”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微叹息道: “当初淮阴侯包围西楚霸王也是如此阵势,人马也差不多一般数目。” “但淮阴侯多了一道防备。” “那就是把阵势分成三层,一层套一层,连环消耗。” “目的就是以逸待劳。” “在其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只要将敌军主帅包住,这战就算赢了。” “此时最忌讳的偏偏就是主动出击。” “因为你的求胜心远没对方强盛,只要有一猛将摔兵而出。” “这强攻侧翼的敌军,就既是死路,也是生路!” 刘禅点点头。 “那相父,那项羽是怎么冲出来的?” 诸葛亮捻须的手一顿。 怎么冲出来的? 他就那么带着八百骑兵出来了! “硬冲!” …… 【注意到后路危急,朱棣让次子朱高煦留守中军,自己带精锐紧急支援后军。】 【朱棣带人来到后军,勉强稳住阵脚。】 【可平安与吴杰合军后,燕军后军再次支持不住。】 【随即命身处中军的朱高煦带着全部骑兵前来支援。】 …… 天幕上。 李景隆立在中军大帐前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在他身后,一面木杆大纛旗高高矗立。 纛旗上面一幅缎幛,红底黑字写着“征虏大将军李”六个大字。 “报……燕军胡骑已开始掠阵!” “报……燕军全军压上,中军激战正酣!” “报……敌军强攻我军左翼,郭侯阵形稍显紊乱!” 望楼上的旗官不断挥舞令旗,并从阵中各旗手打出的旗语中将战场形势译出,反馈给主帅。 李景隆身着一套金光闪闪的战甲,外披一件红色大氅,左手按住剑柄,一脸庄严站在帅台前。 前方远处数十里的尘土飞扬,喊杀声直冲云霄。 他紧紧握着剑柄,眉头紧皱。 “报……平将、吴侯已攻破燕军左翼,正与燕军后军僵持!” “报……三千燕军精骑突入吴侯阵中,看旗号应是燕庶人亲军!” 李景隆猛地睁大眼睛! “他想跑?!” “快!让前军加强攻势!” “让郭候稳住左翼!” 随着令旗挥舞,画面再次高升。 双方战事局面映入眼帘。 就在明军大军压进战线时,一支几千骑从燕军左翼极速而出! 马不停蹄,目的明确, 直指李景隆大营! …… 【当时燕军仅有一万三千骑兵,朱棣带三千骑稳住后军,随后又尽出中军骑兵。】 【又留下三千骑作为支援后,与次子朱高煦领着七千骑趁着左侧缺口直奔明军后方!】 …… {穿插斩首,玩的六啊judy!} {这胆子不是一般大,一个差错就是大军崩盘啊。} {这就是技术和人格魅力……而且他们是叛军啊,将士不用命也不行啊,家眷还在北平呢。} {况且,谁说偷袭要带大旗了。} …… 大唐。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李世民拍着手中书卷。 “这朱棣以藩王之身对抗正盛的大明军队。” “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可惜啊,朱元璋想安稳下来的天下,被自己的儿孙撹的一片遭。” “不知其泉下有知又是作何感想?” …… 大明。 “你们特么的两个败家子!” 坤宁宫内,小朱棣飞朱元璋跳。 “老子攒的这些家底是让你们这么霍霍的吗?!” 随着话语的是一只飞鞋! 小朱棣左右闪躲,最终还是被打中。 因为前一只鞋是佯攻,后一只鞋才是杀招! “哎呦!” 小朱棣捂着脸。 委屈道: “事情又不是我挑起来的!” “你打朱允炆去啊!” 被马皇后拦腰,朱标抱腿的朱元璋扯着脖子愤怒道: “咱打不着!就打你!” 小朱棣捂着脸气鼓鼓道: “谁说打不着,不是有那面石鉴吗!” 朱元璋一愣。 马皇后从老朱身后探出头道: “别胡说!重八,你可别犯混啊!那东西就能用五次!”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看着一脸难色的老朱,马皇后咬咬牙,在小朱棣一脸震惊中撒开了手。 “实在不行,你就打老四一顿出出气吧!” 朱标也同时放开了手。 老朱的嘴角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 小朱棣回头看了一眼早已关闭的宫门。 “爹,先说好。” “咱不打脸。” …… 【七千骑不是小数目,跑起来也很引人注目。】 【李景隆在发现这么一支骑兵迅速接近自己后,便命中军前去应战。】 【但他又发现,这支骑兵直奔后军而去。】 【而后军有徐辉祖的三万大军压阵,他觉得七千骑兵对三万后军和数万中军。】 【这支骑兵死定了,便继续关注战场。】 【是的,他犯了一个跟耿炳文一样的错误。】 【他以为朱棣在打吴杰、平安等人。】 【朱棣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直冲大营,他知道自己这点人根本冲不进去。】 【所以他绕到明军的上风向,放起火来!】 …… 天幕上。 “报……燕燕庶人攻破后军……” 李景隆脸色铁青的看着后军方向。 那里红光冲天。 “传令……命前军回援。” …… 北齐·文宣时期 高洋咧了咧嘴。 “好蠢的蠢招。” …… 北周·武帝时期 宇文邕颇为无语。 不该动前军的。 …… 【四月的华北平原经常刮大风,转眼间火势就变大,朱棣也趁机杀入营中。】 【他们目标明确,就是杀人放火,摧敌首脑。】 【李景隆被逼得与前军合兵,而前面厮杀的前军眼见大营起火,听到象征主帐危急的号炮响起,立刻回援。】 【然而此时大军已经不受控制了。】 【燕军主力趁势反攻,朱高煦又跟项羽再生一样杀穿中军。】 【局势瞬间变成了燕军对明军的两面夹击。】 …… 天幕上。 一员浑身染血的猛将甩着马槊在前开路。 身后是白须染血弓箭齐飞的朱棣。 一群如狼似虎呼啸着的铁骑如箭头一般直冲大纛所在! 李景隆看着几乎近在咫尺的恶将,惊怒的浑身颤抖。 “将军,撤吧!” 一名亲兵凑上前,急声道: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李景隆深深的看了一眼那浴血奋战的藩王。 “撤!” …… 【终于,在一直没有得到旗语的情况下,明军崩盘了。】 【兵败如山倒,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回援的瞿能父子三人战死,俞通渊父子战死。】 【这一仗,官军死伤数十万,从此遂不支,再也无力组织大兵团作战。】 【而朝廷与燕军的攻防态度,也自此易手。】 【朝廷由攻转入防御,燕军则频频南侵,常常饮马淮上,兵锋势不可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