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玄幻奇幻>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第57章 四川人几乎不说普通话的扇耳光,他们怎么说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 四川人几乎不说普通话的扇耳光,他们怎么说的?(1 / 1)

方言之所以为方言,不仅在一些字的音义上有区别,在具体行为表达上,使用的词汇通常也有不小的区别。 比如普通话的“扇耳光”,四川话里就很少听到。那么,四川人如何表达“扇耳光”这一行为呢? 四川人表达“扇耳光”的方式以前笔者分别讲个几个,今天汇总起来再说一说。 耳光在四川方言的表达 首先说说“耳光”在四川话的两个主要说法。 其一是【耳矢】。发音ěr si,发音和“耳屎”一样,但不能混淆了哦。 如:给我一~,鼻子打流血。(川报85·2·3)。出处:《四川方言词典》“耳矢”词条。 其二是【耳巴子】。发音ěr bā\/bǎ zi,巴音“叭”或“把”。 《明珠缘》第三回: “管家大怒,走上去一个耳巴子,把他打了一跌。” 清《西蜀方言》: “打你几个耳巴子。” 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诈骗》: “一阵耳巴子,大骂一顿。” 民 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教育门·方言》: “掌击曰打耳巴子。” 出处:《四川方言词源》“耳巴子”词条。 扇耳光的动词,四川方言怎么表达? 四川话表达扇耳光的动作较多,主要有4个音,有的音对应好几个字,都有“扇耳光”的意思,下面逐一说明。 一、pià 对应的字是【?】。 普通话音[piān],四川方言尾韵脱落,声调有变化,发音pià。 《集韵》纰延切,音偏,削也。指扇人耳光的意思。 如:看我?你两耳矢!(看我扇你两耳光)。 笔者广汉人,小时候经常听到这个说法。 二、fu\/fu 这个音,笔者查到两个字:刜和?,都有击打的意思。 1【刜】字从刀,从弗,弗亦声。“弗”意为“不平”。“刀”指“切割”。本义:削平。 它是个入声字,保留入声的地区发入声音。通常西南官话成渝片发fu音,我地广汉话多发fu音。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敷勿切,音拂。《说文》击也。《玉篇》斫也。又《唐韵》《集韵》符勿切,音佛。义同。可见四川人把佛读“fu”,其实也是古音遗存。 “刜”不仅可以打耳光,也可以是其他部位。 例句: 看我刜你两耳矢。 看我刜你几下,你就晓得锅儿是铁铸的了。 2?,普通话音hu,川音fu。 ?:《说文》?也。一曰击也。 ?第一个意思是?。?:拭也。从手堇声。居焮切。用手把平面上物体抹到一边。这个词义,四川方言也说“捊”(方言音同“袍”)。 例句:把桌上的书?到一边去。 ?另外一个意思是击,即”打”。 例如:看我?你两耳矢。 三、can3 这个音,对应【扌蚩】、【摌】、【掸】、【摲】好几个字,都有扇耳光的意思。 1【扌蚩】 抽打 打。《集韵·猕韵》丑展切: “??, 击也。”今蜀方言谓抽陀螺为“??牛儿”, 谓打耳光为“??耳巴子”等。(注:??即为【扌蚩】 2【摌】《唐韵》《集韵》??所简切,音产。以手?物也。一曰扞摌,手精择物也。又《集韵》所恨切。挥也。摌削,伤害。 唐枢《蜀籁》卷四: “细条条摌人阴倒痛。”谓细枝条抽人暗里痛。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 (1228条): “以掌或似掌之器括击物曰摌, 如 ‘摌你一耳光’。” 又,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音土语》: “土语以宽长之物外击曰逞,如逞耳巴子。”“逞”读同“摌”。 3【 掸】[cǎn]“掸”,也作“逞”,指抽打、驱赶。 例句:不掸到身上,不晓得痛。 另外,它还有驱赶(蚊蝇)、去除(灰尘)的意思。“耳朵掸蚊子”,就是指用耳朵驱赶蚊子,形容不听话、不专心。 贝壳搜索词条“掸”:“掸蚊虫:驱逐蚊子”。 民国《定海县志》:“驱蚊曰掸。” 4【摲】 摲,普通话音chàn。本意指除去,割去,引申指削、削锐、攻取。 《韵会》《正韵》并所鉴切,音钐。芟也。芟:除去。 《礼·礼器》君子之於礼也,有摲而播也。《注》摲之言芟也,谓芟杀有所与也。 赣语:一锹摲两段。 百度汉语:摲耳食,搧耳光,用巴掌打人。 四、guàng 这个字,四川方言词典未确定本字。个人推测或许是借用磨刀的“硄”字,类似刀在磨刀石上来回硄几下。 例句:看我硄你两耳矢。 参考资料: 1《四川方言词典》王一虎等着 2《四川方言词源》蒋宗福着。 同时,本章内容,大量参考了网友@山巅一寺一壶酒 的过往评论留言,在此表示感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