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二那年,学校新设立了国际部,国际部并不以升学为目标,学生多以出国为目的,所以在国际部的学生,大多家庭富裕。家境优渥,又没有学业压力,青少年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就搞出了各式各样的活动。 学校成立四十周年的汇演,国际部出了好几个乐器演奏的节目。不知怎么,本是国际部独奏的节目,却拉上了姜昭昭。 高二,还没到高三这样最重要的紧要关头,姜昭昭还有余心玩闹。于是汇演前每天的晚自习,陈淮礼都能看到前方的座位空了一块。那日他翘了晚自习,走出灯火通明的教学楼,国际部的楼层灯光黯淡,只有少数几个教室些许灯火。 走廊的尽头,是琴房,从窗户泄出的灯光,将走廊的黑暗也驱散了许多。 他的脚步声像幽灵,悄无声息地,就停留在窗后。琴音断断续续,仿佛是手艺青涩的人在操作这架黑白机器,琴键慌乱地碰撞,比小儿乱敲好不了多少。 他隐藏在光耀盛盛的黑暗处,看到姜昭昭校服裙下的小腿白皙笔直,那小腿踢了踢正在弹琴的人。聒噪的琴声停歇,那人跳了起来,捂着自己的腿,问姜昭昭怎么突然发疯。 表面上气急败坏,但陈淮礼看到,他的手一直放在被踢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 哪是什么气急败坏,明明是留恋万分。 姜昭昭揉揉耳朵,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你的水平只有这点,那是怎么被选上的,说来我听听?” “可能是某人在场,太紧张了。”身边拿着小提琴的女生笑了笑,语气暧昧。 弹琴的男生这下才是真正慌乱了,他忙说着失误失误,坐回到琴凳上对着拿小提琴的女生,做了个割喉的动作,才重新按下琴键。 这下的曲调终于成形,可陈淮礼还是觉得恶心,恶心得要吐出来。 各色的乐器加入到钢琴曲中,姜昭昭脚底打着节拍,在一个瞬间,翩然起舞。 黑色的裙摆飞起,一只蝴蝶落入眼里。 中间不知是谁出错,音乐停了下来,弹钢琴的男生这次非常理直气壮,按下一个重音,就开始指责另一个男生。双方吵吵闹闹的,这次的练习也变了味道,大家盘腿坐在地上,开始了聊天打闹。 姜昭昭像是刚发现和钢琴男生对打的男生的新发色,“你染发了?” 男生眼睛亮了起来,低下头,让姜昭昭更方便观看他的新发色,“对,怎么样,好看吧。” 她当真仔细看了一遍,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要不要试试白毛,或者粉的。”她说出了两个动漫人物的名字,“感觉你的脸型很合适。” 男生撩起自己的头发,不待他洋洋得意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就被钢琴男生一把抱住了头打断,还泄愤似的揪了两把他的头发。刚停下没多久的打闹又开始了,场面一下子变得吵闹,像清晨的市场。 小提琴女生递过来一面镜子,又好奇地看向镜中人卷翘的眼睫,“你真的喜欢粉色的头发啊。”她摸摸自己的头发,“不会觉得太显眼了吗?” “不会啊。”姜昭昭说,她抚平裙上的褶皱,“等我毕业了,我就把头发染成粉的。” “一年换个颜色,集成七彩大染盘。” 这番话说得信誓旦旦,掷地有声。 配合这样的气势,她仰起头,视线不经意看向了窗外,本来只能看清玻璃上映着的自己的倒影,却好像望进了一双眼睛。 外面有人吗?她站起来,打开门出去,走廊空荡荡的,那些没有被灯光照亮的空间,还弥散着浓重的黑暗。 姜昭昭当年的豪言壮语在毕业时就没有实现,她偷偷改了志愿,没有听从父母,就近上大学,而是去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平京。整个暑假,她都躲在外婆家,在群岭里奔跑,用不着军训,皮肤就黑了好几个度。根本想不起随口乱许的诺言 后来的大学课业繁忙,她更是完全想不起年少许下的豪言。 听到陈淮礼这么说,她才跨过漫长的时间长河,从记忆角落中找出高中时对同学所说的大言不惭的话语。忽然想起初见时,他就有一头樱花粉的发丝,只不过那时的他五官更为秾艳,硬生生将这绚烂的发丝压了下去。 姜昭昭笑了起来,手指缠绕住他从樱花渐变成白的头发,“你猜对了。”克制住想要亲吻他可爱嘴唇的欲望,“我真的喜欢。” 如她所料,不知何时泛起的薄粉,在他眼尾铺陈。 其实陈淮礼,是一个很容易害羞的人。 直到姜昭昭登上节目组的飞机时,还在后悔,应该在机场,多逗一下他,否则工作这么漫长的时间,除了那点回忆,还可以用什么来打发。 这次旅行,节目组定的地点不在国外,而是国内一个不太出名的城市。关于这个城市,姜 昭昭想了半天,才找出它最出名的,是一样食物。 隔壁和她同坐的编剧,已经拉下眼罩睡觉。 她抖开毛毯,披在了身上,让她如此觉得工作如此难捱还有一个理由, ', ' ')(' 这次的录制的前期,陈淮礼并不会参与。 当温和的阳光重新洒在她身上时,合格的打工人拿着电脑包,已经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忙里偷闲将速溶咖啡倒在保温杯中,灌下一口,精神得到了些微的振奋,聊胜于无。 这次节目录制时,网上已经有了陆陆续续的所谓路透图,有些是节目组放的,有些是记者拍的。所以刚下飞机就有不少得到消息的粉丝,将机场围堵了起来,费劲千辛万苦,嘉宾才从机场出来。 节目组的车饶了好几圈,终于甩掉了粉丝的追踪,驶向既定的目的地。 姜昭昭他们这些工作人员脱身快,早已先去了现场等待。一起的工作人员这时感慨,上一次录制还不愿意去往国外,现在反而觉得国外好,至少不用面对疯狂的粉丝。 “幸好今天陈淮礼没来。”同行的编剧说,“不然来的粉丝可能会更疯狂。” 这句话让工作人员深有同感,摄影师向姜昭昭望来,“姜老师,你知道陈淮礼因为什么原因这几天不能录制吗?” 他们都知道她与陈淮礼是朋友,故而大方地询问。 只是姜昭昭也不太清楚,只知他有工作,不知道具体的事宜。 不过摄影师也不是非要追根究底,问的问题只是为了满足一下好奇心,得不到答案也无所谓。 正式拍摄之前,导演叫了她和另一位编剧,还有编审,会同几位嘉宾过一下剧本。这一次的拍摄其实减去了大部分的剧本编排,尤其是韩易方面的剧本,大约是知道了自己的艺人迎来了叛逆期,即使有剧本他也不愿意按照剧本发挥,韩易背后的公司不愿再做无用功。得益于此,姜昭昭的工作量轻松了不少。 只是在开会之前,不巧发生了一件事。 社交平台的热搜上,韩易恋爱的词条飙升到第一名。 这场会议是有史以来的短暂,只匆匆过了一遍流程,导演就拉着韩易,还有制片人,单独找了个房间说话了。 姜昭昭打开社交平台,第一名的词条后面跟着爆的字样,与此同时,还有女方的信息,连同模糊的照片,一并放在热搜上, 根据爆出来的消息,女方不是娱乐圈人员,是一位舞蹈演员,网上还能搜到她演出时的照片。神通广大的网友顺藤摸瓜定位到她的账号,姜昭昭点进去,在一条微博自动发送的生日祝福下,已经有不堪的留言。 不理智的粉丝声声质问,为什么要和韩易谈恋爱,不知道他现在是在上升期吗?还有触目惊心的一条,顶着韩易头像的粉丝问她:那么缺男人,我给你找几个好不好啊。 仅仅只是留言就已经如此不堪,姜昭昭想象不到如果是私信,还会到达何种地步。 刷了几条留言,她看不下去了,退出软件,去看窗外的风。闷热的空气顺着窗户的缝隙溜进来,又消融于人工制造的冷气中。 录制时发生这样的新闻,对于节目组来说,并不算得上是一件糟糕的事,至少,节目开播时,因为有了韩易这个名字,就会赚足流量与话题。 而韩易呢,走流量路线的小生,基本是靠着粉丝存活,因为他们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只能靠粉丝来维持他的商业价值。而韩易是近段时间靠着一部电视剧突然爆火从而挤入大众视野的。 如果说他是靠作品说话,那么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太过单薄,总体来说,在下一部他的爆火剧集出现前,现阶段他还是要依靠粉丝才能在娱乐圈站住脚跟。所以,恋爱传闻对于他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严重的打击。 姜昭昭将窗户那一点缝隙也严严实实得关紧了,夏日的蚊虫,都有飞蛾扑火的习性,只要一见到光亮,就会急切地追寻,不去在乎那光亮,是否会灼烧自身。她为自己倒了一杯冰水,将窗帘也顺便拉上了。 那么这场事件中的女生呢,只是在合适的年纪,谈了一场正常的恋爱,因为恋爱对象的公众性,就使她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网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