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杨存中这话,汤思退眼前一黑,暗骂李宝、杨存中等人无耻,竟然敢跟老子耍阴招。 他此时已经想明白了,临安知府赵子潚肯定也参与其中,要不然这案子只会私下审理,不会闹到大理寺去。 而且,身为钱塘县知县的上官,赵子潚绝对在背后暗示钱塘县知县给自己传递假消息, 就是为了迷惑自己,让他认为那些海贼早就被杀杀光,已经死无对证了。 汤思退正在脑海中想着过往细节,好想出一些应对之法。 而赵构听闻杨存中的话,心中对此不由得相信了七八分,原来李宝并不像是汤思退说的那样目无君上。 虽说身为浙东路马步军副总管的李宝,要上报枢密院才能调兵。 但身为三衙禁军首领,殿前司马步军指挥使的杨存中,也有权力调令全国所有军队,毕竟名义上所有禁军都归属殿前司管辖。 而正是想到这一层,一旁的张浚面含笑意的看了看身边的杨存中,对其偷偷竖起一个大拇指,表示这计策玩的妙啊。 你汤思退不是自喻清廉吗? 既然从你这里找不到弱点,那就从你儿子身上下身,就不信你那养尊处优的儿子也能像你那样洁身自好。 而独坐在御座上的赵构,此时哪里顾得上下面众臣之间的小动作, 他伸手从书案另一侧的一摞奏疏中,找到杨存中说的那份奏疏,只见上面题写着“侍中御使陈俊卿谨奏陛下”字迹。 赵构连忙打开奏章,细细阅览起来。 不一会儿,他就眉头皱起双唇紧紧抿着,眼神中充满愤慨。 只见上面详细写着,汤进之挟巧作之心,济倾之术,观其所为,多效秦桧,盖思退致身,皆桧父子恩也。 陈俊卿上奏弹劾汤思退,自居相位唯务招廷亲党,佐其羽翼,昵近小人,以为心腹,盗名器而行以私恩,假威权而倾摇同列……。 奏疏中,陈俊卿例举了汤思退排斥忠良、谄媚无常劣迹斑斑。 最后话锋一转,又说道汤思退纵容其子汤硕,勾结舟山海贼,谋害忠臣,意图不轨。 看到这里,赵构心中怒意翻腾,他没想到这汤硕竟然如此无法无天,竟然惹得朝中御史弹劾,凶议纷纷。 我说那舟山海贼屡剿不靖,果然是有人暗中通风报信,并且输送钱粮,任由其做大。 但忽然,赵构双眸落在奏疏上“暗中给海贼输送钱粮,恐图谋不轨”上。 他的双眼瞳孔猛地一缩,心中泛起滔天海浪,这汤思退身为大宋宰相,掌握着大宋的赋税、钱粮。 又纵容舟山海贼猖獗,现如今他可是既有钱粮,又有人啊。 思忖一会儿,赵构不禁毛骨悚然起来,他汤思退这是想干什么? 这就将之前李宝私自调兵的疑心,转移到汤思退的身上。 谋朝篡位他没这个能量,恐怕是等自己百年后,想要扶上幼主,然后效仿曹操之流吧。 果然,就和李公佐预料到的不差,身为皇帝的赵构一旦得知汤硕勾结海贼的证据,就不免往深处想。 多疑其实就是身为皇帝的通病,只要给他们一个疑心的点,他自己就能脑补出一场巨大的阴谋来。 而身为汤思退亲密战友的王之辅,看到身前恩师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猜到问题肯定是出在汤硕身上。 要不然,身经百战斗倒无数政敌坐上宰相宝座的汤思退,哪这么容易就破防。 这时,高高独坐御座的赵构愤怒的一把将奏章到御座前的地上, 愤怒的骂道:“汤进之啊,汤进之,你养了个好儿子。你好好看看奏疏上面写的内容,朕看你如何自圆其说。” 这时,侍立在一旁的内监大档头蒋春,好似从沉睡中苏醒,迈着小碎步来到御座前,弯腰拾起奏章送到汤思退面前。 他身体颤抖着看向面前的奏疏,颤颤巍巍的接过奏疏看了起来。 而蒋春重新又退回到御座旁边站定,看着此时如丧考妣的大宋宰相一眼,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看来汤相公这一关是过不去了,失去皇帝的信任,罢去相位就在眼前。 而汤思退身后的王之辅不忍看到他狼狈的样子,瞄了瞄一旁看笑话的主战派两人,他决定帮恩师一把。 因此,王之辅站出来启奏道:“禀陛下,臣觉得这事恐怕有什么误会。何不交大理寺卿主持审理,这样一来,也能安外朝纷乱之心。” 听到这话,正犹豫不决的赵构双眸一亮,赞同的点点头,案件由大理寺主审,那私下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直到此刻,赵构虽然怀疑汤思退有疑心,但他还是不想将事情闹大,必然到时候后民间议论纷纷,失去的还是大宋朝廷的面子。 想到这,赵构就直接下令道:“王爱卿这提议不错。” 接着,他不等张浚和杨存中的意见,直接对一旁侍立的蒋春说道:“蒋大珰,你带着皇城司亲事官们,将汤硕押往皇城大牢里好好审审。” 听到皇帝的话,汤思退知道自家儿子这辈子就完了,一旦进了皇城司大牢,那百炼钢也能变成绕指柔。 他合上奏疏,两腿一软跪倒在御座前,心中悲凉一片,嘴唇颤抖着低头不语。 “最近你就会同大理寺进行三司会审,务必将汤硕勾结海贼一案审理清楚,还汤相公一个清白。”赵构的声音再度传来。 御座旁边的蒋春低头领命,倒退着出了大殿,前去汤府捉拿汤硕。 而御座上的赵构,站起身面色淡淡的对下首几位朝廷重臣说道:“在三司会审结果出来前,诸位爱卿管住自己的嘴,不能让外朝大小官员议论汹汹,有失朝廷颜面。” 除了失魂落魄的汤思退,余下三位朝中重臣纷纷弯腰表示不敢。 接着,赵构就挥了挥袖子,面色严肃的说道:“众位爱卿都退下吧,汤相公留下。” 杨存中知道皇帝肯定会私下询问汤思退,而他也会为了自己家人性命做出妥协。 这样想着,杨存中和张浚离开垂拱殿,面带笑意的相视一笑,昂首挺胸的离开。 反倒是王之辅在临走前深深的看了汤思退一眼,这才心事重重的退出大殿。 直到垂拱殿内剩下赵构和汤思退两人,赵构看了看仍然跪地的汤相公一眼,嘴上叹息一声,缓步走下御座。 他站到汤思退面前,伸手将这位为了大宋江山稳固苍老一辈子的大臣拉起来。 然后示意一旁的小内监,搬来一个绣墩让他坐下。 然后赵构背负着双手,看着殿外湛蓝的天空,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他背对着汤思退问道:“进之啊,你入朝为官也有十多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