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民国小百姓> 民国小百姓 第1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民国小百姓 第15节(2 / 2)

大概是被春妮那一席话给喷的,后边半下午,老师们干什么事都有点没劲。反倒是始作甬者春妮,她吐完憋了好几天的话,那叫一个神清气爽,连带办事效率都嗖嗖往上涨,钉钉砸砸的,很快刨出了好几条凳子腿。

到晚上最后一个学生离开校园,连春妮在的全校共六个老师全都到齐后,方校长习惯性地清清嗓子。

“今天下午的事,不在场的老师们可能都知道了。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咱们现在所在的公共租界西区离码头的直线距离的确是很短,但这是英国人的地盘。倭人宪兵不经过工部局批准,无法进入学校,插手学校教学。”

“那学生们的事情怎么说?”夏风萍性急,一等方校长说完,就问了出来。

“是啊,胡老师不说,我还没想起来,前些天我们班也有学生前些天|朝倭人小孩吐口水。校长,太小的学生无法克制自己,我认为目前这样做,除了引起双方更深的仇恨,带来新的矛盾,没有更多的积极意义。”

经过一下午的冷静,其他的老师们终于也回复了理性:“校长,这些学生们是得好好约束,不然要惹祸的。万一出了事,咱们现在保不住他们,只能是平白吃亏。”

“校长……”

“校长……”

最后,方校长在老师们的围攻下不得不说,“老师们反应的事实也的确值得重视。这样吧,我会尽快向上汇报,等待上级的决定。”

春妮暗自叹气,免费的是最贵的,她早该明白这个道理。

这些人不知道,依照倭人的野心,别说公共租界,就是大半个华国迟早都会落到倭人手里。倭人的爪牙遍布海城,就算现在明面上奈何不了他们,暗地里呢?倭国现在的气焰这样嚣张,英国人会保他们吗?

现在提醒,但愿不晚吧。

“那我们就什么都不做了吗?”方校长宣布散会之前,有老师不甘心地问。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包括现在的方校长。

但方校长这个拖延症总算高效了一回,开完会第二天一早,他匆匆出了门。下午他带回来一个消息:“都准备准备,明天上边要来人视察。”

以前学校不是没有来过人视察,但这次的视察明显跟以前不一样,包括春妮在内,他们都有些忐忑。

但转念又一想,她以前就是个在学校门前,现在在学校路口卖凉粉的,真若是有什么事,也轮不到她顶雷。

学校能保住就保,保不住,她也只能独善其身,先管好自己跟夏生。

这么一想,春妮心态顿时放平了不少。

第二天学生们上课没多久,方校长说的,视察学校的人就来了。

这两位先生没像春妮以为的那样,带着许多随从驱车而来。

他们分别坐两辆黄包车,一位穿西装打领带,另一位则是一身蓝色咔叽布的中山装,鼻梁上架一副圆框眼镜,都是肤色白净的中年人。

中山装先生看见春妮的凉粉眼睛一亮,叫住西装先生:“想不到这里竟然还有凉粉卖,我还是多少年前在家乡吃过。甫仁,来,我请你喝一碗吧。”

西装先生抬腕看表:“也好,我还没吃过沙北小吃,就沾常先生的光了。”

中山装常先生一一看过小摊上的种类,讶道:“小姑娘,给我来两碗。你这里的品种很多嘛,这都是些什么种类?能介绍介绍吗?”

“没问题,先生您现在手指的是西瓜味的,这种凉粉用西瓜汁榨制而成,旁边这些果仁果脯,三分钱一份,加在凉粉里可以增色调味。这是无糖的,可以加桂花糖汁,红糖汁,焦糖汁,黑梅汁……”

常先生忽然换了种口音,他打断春妮的话:“小姑娘,你是沙北省人?”

他的口音很熟悉,春妮讶道:“先生您也是?”

常先生微笑:“那你也是钟县人了?”

他们钟县人说官话后鼻音很重,还有特殊的连字,在这里居然能碰到老乡,春妮咧开嘴笑:“是啊,我是。您真是我老乡?”

“还真遇上老乡了。在海城的沙北人可不多,钟县人

说不定还没有十指之数。”常先生笑道:“小姑娘,你是怎么到的海城?你爹娘呢?”

春妮将她的经历再次简单说了一遍。

说到水灾之时,常先生的神情跟其他初闻此事的人都不太一样,他脸上现出悲愤之色:“这都是双城政府的孽债,早晚有一天,他们会有报应的!”

这是这些天来,春妮见过的第一个直接给双城政府定罪的人。

但经过朱先生的提醒,春妮已经不会再盲目相信一个陌生人的论断。

她给两位男士一人盛一碗凉粉,装作不懂的样子:“先生怎么会这么说?俺们老家发大水,跟双城政府有什么关系?”

常先生重重叹了口气,西装先生则摇头说:“你一个小姑娘家的,就别操心这些事了。来来来,把蜜饯给我加几颗进去。”

这春妮就不服气了,她冷下脸:“先生这是什么话,我家乡发生这么大的事,我怎么能不操心?”说罢怀疑道:“难道你们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西装先生尴尬道:“小姑娘脾气还挺大,你就别乱猜了,不是你想的那回事。”

春妮没作声,常先生则打圆场道:“小姑娘,他没别的意思。你现在已经离开家乡,关心这些事除了徒增烦恼,又能怎样呢?”

春妮低声道:“我也不知道。可假如你们说的事是真的,我是受害的人,至少得知道是谁把我害这么惨。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我忘不了。我和那些死在洪水里的人,总得死个明白,您说呢?”

“然后呢?”西装先生轻轻发问。

“然后,然后……”春妮狠狠咬着牙,想起水里那些无边无际的浮尸,眼底深处泛起血色:“然后我记着,我死死记着!若是叫我知道这是有人故意放水害人……”

她没再说下去,两位先生也都明白了她的意思。

西装先生摇头叹息,常先生则点头道:“好,那先生我就对你说句实话。前几日我家里来了个亲戚投奔,他住的地方离水坝不远,你应该知道那个地方,是钟县北郊的黄家村,就在沙河边上。他同我讲,事发前,他从地里回来,曾见过政府军有几辆车载着兵和炮管开向水坝。”他沉默片刻:“我和他,我们的确都不是亲眼所见。刚才的结论,也是我根据各方消息推断而来,但八|九不离十。现在钟县村户十不存一,活下来的恐怕都逃荒去了,想找到见证人,很难。”

“既然你们没人亲眼看到,那会不会也有可能是倭人轰炸的?”

这次水患报纸上曾做过数种猜测,这也是目前民间报纸上主流看法之一。

常先生指了指天:“小姑娘,战机上天是有轰鸣声的,其声数里不绝。如果真的是轰炸,战机的轰鸣声是最好的预警,村民们一定会奔走相告先躲起来。那天来大水前,真的什么预兆都没有。你明白了吗?”',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