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开!刺客们心急如焚的呵斥道。
马车上坐着一个坤道,真是不好意思,贫道也不想杀生,然受故友所托,护妻儿平安,出家人,安能食言。
少啰嗦!刺客们也不再废话,众人齐上,从她身上踩过去。
那只怕,你们过不去了。坤道神色一变,竹林狂风大作。
不过十息之间,拂尘落下,未染丝血,但地上却躺满了尸首,只是那尸首上也未有任何血渍。
坤道架着马车赶到了摇摇晃晃的车架前,跟我来。
作者有话说:
关于生子这个设定,我以前是不喜欢的,因为生育之苦,只有经历了的人才知道。
但是我后面思考了很久,两个女主为之奋斗了一生得来的,最后却交给了拥有一半男性血脉的人(基因是个很玄的东西)所以我才加了一个设定,重生本就是足够以及不可能,所以不要问怎么生的,问就是私设。
还有啊,上一世平阳为了生这个孩子几乎丢了半条命(所以她后面也没有很长寿,五十岁左右就离世了)
这个孩子,其实她留下来的风险特别特别大,后果她都知道,但是她为什么会留下来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清楚了自己的情感。(按她原本的风格,百分百是不会要的)
所以,萧怀玉也不算失败吧,可惜她现在还不知道后面的事。
第232章 旧梦(下)
琦玉驾着马车,她虽与坤道有过几面之缘,却并不相信于她,公主。她看着车厢内的平阳公主。
剧烈的奔波,让腹中胎儿极为开始焦躁,平阳公主忍受着疼痛不让自己随颠簸摔倒。
孩子尚未足月,而身后的贼人是冲她而来,此时临盆,无疑风险更甚。
这是平阳公主留下这个孩子时,一早就想到的最坏结果。
琦玉的呼喊与提醒,让她吃力的往窗外看了一眼,坤道的出现,让她心中一顿。
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自己无数次因为斗争而卷入险境时,萧怀玉都会奋不顾身的赶过来救她。
哪怕违抗皇命,遭受惩罚,近二十年的相处,就算如铁如石般的心,也该有所触动了。
想到此,平阳公主忍受疼痛捂着肚子,迫使自己保持清醒,跟她走!
琦玉得了命令,于是停车,将平阳公主扶上了坤道的马车。
至于追兵,琦玉听到远处的马蹄声,于是催促坤道,你们先走。
坤道未有犹豫,并向琦玉指明了一条路,从这个岔道口往前三里便是一户村庄,他们的目的是平阳公主,你只要进了人群,便可弃车逃走。
说罢,便驾车带着平阳离开了竹林,一声钟响从山头传来。
坤道来到了山脚下,将平阳公主带进了一座老旧的佛寺中。
寺中皆是比丘尼,这在楚京很少见,见有妇人生产,没问缘由与身份,众人合力将其扶进了一间刚刚打扫出来的禅房。
主持。小尼姑将接收即将临盆的妇人之事告知了寺中的长者。
主持并未责怪,而是朝禅房快步走去,寺院中除了主持年长之外,其余的比丘尼皆是年轻女子,她们幼时遭到抛弃,被收养于寺中。
去柴房打些热水来。主持吩咐道。
就在她一进门,看到生产女子旁侧的坤道时,惊讶的睁着双眼,华君?
师父认识这位真人?主持的徒弟们纷纷投来目光。
楚国重佛与道,但由于思想上的差异,两教不相容,也不相斥,交集甚少。
遇到了些难事,就上你这儿来了。坤道说道。
主持没有再问什么,因为榻上的女子似已再无法忍受。
与徒弟们一样,她并未询问平阳公主的身份,只是上前查探,这孩子,尚未足月,
把门窗闭紧,莫要让风进来。她又吩咐道,取一个炭盆来。
在她的安排之下,一个简易的产房就搭建好了,你能到此生产,必是遇到了什么难处,这寺院里多是孤苦之人,也有我亲自接生与养大的,你遇到了我,也算是幸事。
不必紧张。主持摸着平阳公主的肚子不断安慰道。
通过触摸,主持的心也悬了起来,因为长时间的颠簸,孩子在腹中乱动,导致胎位不正。
她没有声张,只是用手不断拨动着,会有些疼,但不要害怕,我们都在这儿,菩萨会庇佑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