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美人谋> 第15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章(1 / 2)

因为萧怀玉猜到在封赏之后,王大武极有可能受到单独召见。

并且朝中一直有人针对平阳公主,所以才有被押宗正寺的危机,那么军功之事,就不可能安然度过。

只有王大武表现出什么都不知道,以及那种因为出身低微而无法改变的怯懦,让皇帝感到没有威胁,那么这场危机就可以度过。

朕想知道西州之战的全部过程,包括,领兵的人,都有一些谁,安排了什么,部署了什么。皇帝说道,你既然在前锋,必然十分清楚。

王大武听后,连忙抬手擦了擦汗水,似在努力回忆与组织语言。

但这样慢的反应,却让皇帝逐渐失去耐心,你可知,知瞒不报,乃是欺君之罪。

听到欺君,王大武连忙叩首,西洲之战,臣皆是听从军令行事,军令如何调动,臣就如何作战。

军令是自上而下层层传递的,军侯之上是校尉,王大武的回答,也是在告诉皇帝他并不全部知情。

那么指挥你的人是谁?皇帝问道。

臣的长官,校尉萧怀玉。王大武如实回道,当时前锋正面对敌的兵马有一万人,萧字营冲在最前。

待与敌人周旋后,剩余大军再出其不备,如此才将敕勒彻底击溃。王大武又说道。

若是萧字营在最前,那么军功名册当中,为何没有你的长官。皇帝说道,难道他没有立功吗?

王大武抬起头,一脸茫然,臣只是一个军侯,并不知道军功是如何上报的。

皇帝哽咽住,王大武的军职不高,而对于这种上层的决策又哪里会知道。

但这次立功最大的,并不是臣。王大武忽然说道,臣之所以能斩杀赫轮,皆是因为长官的诱敌计策。

哦?皇帝开始好奇了起来。

当时军中厮杀成一片,场面十分混乱,萧校尉带着我军深入敕勒腹地,并独自与敌将赫轮周旋,最后将其带入事先所预备的埋伏当中,萧校尉将赫轮引诱回来时,赫轮已经精疲力尽,所以臣只是运气好,才将他击杀。王大武将那天击杀赫轮的画面详细讲述了出来,萧校尉因此受了伤,只得由臣拿着他的头颅举起,敕勒大军见状,纷纷溃逃。

听着王大武的描述,皇帝重新开始在注意起了那个他差点都要忘记的洪城功臣萧怀玉。

王大武说的几乎都是实情,但是在描述之时,他特意将混乱二字说得极为重,皇帝也听得清楚。

两军厮杀,在混乱之中,将士们的功劳与伤亡统计难免会有疏忽与遗漏。

况且赫轮的人头,的确是王大武所斩下的,只不过在此之前,是由萧怀玉与其对峙与消耗。

后来之事?皇帝又问道。

后来是大将军亲自带着人马出城,将敕勒的大军围困,里应外合,我们才一举击溃敌军。王大武说道。

王大武后面的话与呈上来的军功奏报相吻合,皇帝听后,心中的愤怒消去了一些,但对于所有军功奏报上都对萧怀玉的功勋只字不提之事,皇帝很是不悦,并且逐渐生出对郑珩与石骁的不满。

皇帝摸了摸胡须,挥手道:你退下吧,今日这事不得说出去。

王大武连连叩首,喏。

就在王大武要离开时,他却突然大起了胆子再次跪下,陛下。

嗯?皇帝抬起头看着不肯离去的臣子。

臣的才能远不如臣的长官。萧怀玉终于鼓起勇气说道,臣从新兵营起就一直跟着萧校尉,如果没有他,臣早就死在了安州,陛下厚赏了臣,臣十分惶恐,像校尉这样一心为了国家与百姓安宁的人,才应该出现在陛下跟前,被陛下所看到他的忠心与能力。

皇帝低头看着王大武,早在安州之战,他就曾格外关注过萧怀玉,然而彼时萧怀玉是陈文泰的麾下,他不可能再提拔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麾下士卒。

起身吧。皇帝摸着胡须说道,你所得到的封赏,是你立功所得,至于他人的功劳未能及时发现,是朝廷的过失,忠臣良将必不会被埋没。

听到皇帝的话,王大武激动的再次叩首,陛下圣明。

去吧。皇帝挥了挥手。

等王大武走后,他生气的将案牍上的竹简全部推倒。

陛下。贾舟走进来看着正在发脾气的皇帝,御体要紧。

这个郑珩,当真是贪得无厌。皇帝阴沉着一张脸说道,朕就不相信,如此重要的一个前锋,西洲大营还能漏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