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卢阳醉知录> 第一卷 槿鄢 第七章 相见莫如不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槿鄢 第七章 相见莫如不见(1 / 2)

卢禀初慢悠悠地踱出了喧嚣的酒楼门槛,脚步略显虚浮,带着几分酒后的慵懒。

门外,残阳已半没,仅剩的余晖将冰冷的青砖墙染上一层近乎金属质感的、转瞬即逝的暖金色泽,随即又被暮色吞噬,只留下壁映寒光。

道旁古树枝桠虬结,如墨线勾勒于灰蓝天幕,枝头暝鸦聒噪交错,振翅间抖落几片枯叶,打着旋儿飘向青石板铺就的、延伸向远方的长街。

那街面湿漉漉的,映着初上的灯火,偶有晚归的马蹄踏过,蹄铁敲击石面,发出清脆而略显跄滑的“哒哒”声,在渐深的暮色里传得格外悠远。

他伫立在酒楼投下的阴影边缘,仰头深深吸了一口微凉而混杂着市井烟火气的空气,仿佛要将胸中浊气尽数吐出。片刻后,才懒洋洋地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骨节发出轻微的“咔吧”声响,又随意地抖了抖那件洗得发白、沾着几点酱渍的旧布长衫,仿佛要抖落一身无形的尘埃与疲惫。

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逸出唇边,融进微凉的晚风里。这才迈开步子,朝着槿鄢王府的方向,不疾不徐地走去。

路上的行人似乎是多了起来,暮色四合,华灯初上,这座庞大城镇在夜色笼罩前终于显露出几分鲜活的生机。

几个挑着担子、吆喝着卖“熟水”的小贩周围,三三两两围着些眼巴巴的孩童,小手里攥着几枚磨得发亮的铜钱。

路旁略显枯黄的老槐树下,几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或躺或坐,悠闲地摩挲着手中温润的旧瓷茶壶,眯着眼,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神态安然自得,仿佛这世间一切的纷扰、荣辱、兴衰,都与他们无关,只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

卢禀初的目光在那几个藤椅上的老人身上停留片刻,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真实的、带着淡淡倦意的羡慕。

他摇了摇头,声音低得只有自己能听见:“真好啊……什么时候,我也能像这般就好了……”这念头一闪而过,随即又被现实的秋风吹散,化作唇边一丝自嘲的苦笑。

前行不过数百步,景致悄然变换。疏朗的晚风拂过,带着一丝水汽的清凉,斜挂天际的初月洒下清辉,映照着道旁零星的飞花,在微光中打着旋儿。

一座短小的石拱桥静卧在蜿蜒的长汀之上,桥畔垂柳依依,翠色如烟,柔软的枝条轻点水面。

几声清脆的莺啼,仿佛在戏弄着桥头寥寥无几的闲散游人。点点残红,悠悠转转,悄无声息地滑过行人的衣袖、指尖。卢禀初下意识地抬手,抓弄了一下自己略有些凌乱的短发,脚步也随之放得更轻、更缓,仿佛生怕惊扰了这难得一遇的静谧与惬意。

行人虽稀,然街道两侧,万家灯火次第点亮,一盏盏蒙着红纸的竹灯被挂起,橘黄的光晕携着天际最后一抹晚霞的碎金,温柔地洒落在略显残破的街道上,竟将那斑驳的砖石、剥落的墙皮都映照出一种奇异而温暖的暖意。

卢禀初伸了伸懒腰,侧目瞥见片片碎花,在远处融为一抹淡黄。缓缓定睛,原来是一位姑娘。停伞伫立,似是在等着什么人。

慢慢的走近,卢禀初不经意间说道:“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那姑娘似乎是听到了,惊望回首,脸上一抹霎红。清眸如水,柳腰羊脂玉葱。见他走来,竟一时不知所措,只得将云鬓深深的埋到伞里,倚在桥边,生怕瞥见一丝颜容。

卢禀初望见如此亭亭玉立的姑娘,竟看的入迷。些许感性,便脱口而出:“疏楼小市河畔东,星华未出暗香融。停伞短桥长伫立,清兰含羞辞落风。”

那姑娘闻声,蓦然回首。伞沿微抬,露出一张清丽绝伦的侧脸,在暮色与灯火的映照下,瞬间飞起两抹惊心动魄的羞红。她的眼眸清澈如深潭静水,腰肢纤细似弱柳扶风,扶着伞柄的玉指宛如羊脂白玉雕琢的葱管。骤然撞上卢禀初直白的目光,她竟一时手足无措,慌忙将伞沿压下,几乎要将整个脸庞都埋进伞影里,身子更是往桥栏边缩了缩,仿佛想将自己藏起来,连一丝眼角余光都不愿被那登徒子瞥见。

卢禀初瞧着面色愈发红润的姑娘,并未回应他,于是一脸坏笑,微微身子一探,“姑娘,我们是否见过?”那姑娘似乎对此颇有不满,嘟囔着润红的小嘴轻声说道:“你搭讪的方式好老土。”卢禀初顿了顿打趣道:“那你还不是应了。”随后便笑了起来。

“孟浪!”姑娘将伞向后一倚,微微跺了一下脚,怒气冲冲的看向卢禀初,然对视一瞬,却满脸羞红,但似乎还是觉得有些气不过,使劲剁了几下脚,便气愤的跑开了。卢禀初边笑摇头道:“好不经逗啊,这姑娘,哈哈哈哈哈。”

正打算举步离开,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姑娘方才站立之处的地面。一点与青石板格格不入的青蓝色,静静地躺在那里。他弯腰拾起,是一只小巧精致的香囊,丝线细密,触手温润,散发着淡淡的、清冽如兰似梅的幽香。翻过一面,用极细的银线绣着两个娟秀的小字:“云稚”。

“云稚……”卢禀初低声念着,指腹摩挲着那两个字,“好怪的名字。”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姑娘消失的方向,巷口幽深,早已不见芳踪。刚想扬声呼唤,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他掂了掂手中温软的香囊,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攀上嘴角,带着点玩味,也带着点自己也说不清的期待。“若是……还能相见便好了。”他喃喃自语,将这意外所得小心地揣入怀中,指尖仿佛还残留着那丝缕幽香。

喃喃自语之际,卢禀初一脸坏笑,戏谑的将香囊别在腰间,但突然意识到要赶不上了,于是加急了脚步,自言自语道:“天都快黑了,要赶紧了。”

“咚......”

不知走了多久,沉重而浑厚的钟声,仿佛自地底深处传来,又似从九霄云外落下,穿透喧嚣的市声,清晰地敲击在耳膜上,也敲击在心坎上。

卢禀初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再次慢了下来,直至停驻。他循声望去,只见天边一弯清冷的桂月,已悄然攀上槿鄢王府那巍峨高耸、仿佛隔绝尘世的宫墙之巅。

微凉的浅风,带着王府深院特有的、难以言喻的肃穆与威压,无声无息地吹拂着行人的衣襟,也吹散了卢禀初脸上最后一丝残留的散漫。不知不觉间,他已站在了槿鄢王府那两扇巨大的、包裹着厚重铜皮、钉满碗口大铜钉的朱漆大门前。

周遭的一切,仿佛被那钟声按下了静止键。方才还喧嚣的街市瞬间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街上没了孩童的追逐嬉笑,没了买卖人的高亢吆喝,更无情侣间的软语呢喃。

那一刻,世界是无声的,只剩下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的跳动。王府门口伫立的侍者,一个个如同泥塑木雕,屏息凝神,腰背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地扫视着门前空地,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不敢有丝毫松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绷的、等待宣判般的凝重,似乎在等待着某个极其重要时刻的降临。

“休!休!休!”

随着几抹流霞划破夜空,一转而逝,便化作满天星雨,片片流虹,周围的一切都逐渐沸腾,轻快的马蹄夹杂着莺声燕语缓缓的从远处传来,刚刚仿佛被静滞的人们一约而同的互道安康,本因破败而倍感萧瑟的街道,在此刻竟增添了几分盛世的色彩。

虽说是王府,但站在它的正门前,那高耸的城墙、绵延的飞檐、林立的望楼,远远望去,其规模与气势,俨然就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小型城池。

卢禀初望着眼前这熟悉到骨髓、又陌生得如同异域的庞然大物,眉头不自觉地紧紧锁起,一层阴郁悄然覆盖了他方才还带着几分玩味的眼神。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在心口翻涌,是敬畏?是疏离?还是深藏于血脉、无法摆脱的宿命感?这里永远是他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地方,是荣耀的起点,也可能是困顿的牢笼。

望着人头攒动的王府大门,卢禀初便想直接往上挤。边走边说道:“合着,整个槿鄢的文人武者都来了吗。”

“诶!你小子没长眼吗?!踩到爷的脚了!”一声尖利刺耳的怒骂在耳边炸响,带着浓重的书卷气和不可一世的傲慢。

卢禀初刚想张口回敬几句刻薄的詈骂,却见一个身形瘦削、面色苍白、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的书生,正一脸怒容地瞪着自己。

这书生看起来弱不禁风,此刻却不知哪来的蛮力,竟一把死死揪住了卢禀初的衣领,将他拽得一个趔趄。

那书生旁边,另一个同样打扮、脸上带着几分酒色之气的同伴,也立刻气势汹汹地围了上来,指着卢禀初的鼻子尖声帮腔:“*〇〇,瞎了你的狗眼的东西!知道爷这身衣裳值多少银子吗?弄脏了你赔得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