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在京都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王景乐道。
“两位也是从京都来的?不知二位是否认识杜子越杜公子?”郑云问道。
“认识,我们还是朋友呢,这次就是看了他写的诗,才拉着表哥到这里游玩。”王景乐忙道。
“杜公子的诗这么出名?可否给我一看?”宁启惊讶道。他们只知道当时杜子越拉着铁根一趟一趟往樱桃园和连翘园去看花,也知道他写了诗,但是他们并没有在意杜子越写的是什么。
“是啊,杜兄的诗文一直都很好,在京都数一数二的,在其他地方,也有人慕名抄录他的诗文。”李简解释道:“两位稍等,我去拿他写的诗。”
李简走进房内,拿出在京都时抄录的诗句,递给宁启一份:“这是他写的关于樱桃花的诗。”
“石溪樱桃花如雪,高粱酒酿享醇香。醉卧树下赏芳月,不枉人间走一趟。”宁启边看边念。念完后看郑云一直在旁边伸着脑袋,便将诗递给了他。
“确实是好诗。”虽然对于诗文,宁启也只是一知半解,但能看出,杜子越写的这首诗确实不错,能流传开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样说,这诗文传播很广?”宁启继续问道。
“是啊,杜兄这首诗是他在此处游玩的时候写的,后面也没有回京都,但是这诗没过多久就流传回了京都,人人传颂。”李简道。
“对了,我这这还有几首。”李简将手上的诗全部递给宁启,宁启一一查看,有赞美樱桃花的,有赞美连翘花的,还有赞美高粱酒的,每一首都写的很好。
“杜兄大才。”宁启赞赏。宁启没想到,石溪村的樱桃花和高粱酒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出名,还吸引了人来游玩。杜子越真是古代的宣传大使,免费给他们做了一个宣传。
宁启心想,这古代竟也有名人效应,会因为一个人的诗而喜欢一个地方,想要到那个地方游玩。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其他的人来游玩。
“两位在村里吃好玩好,我们就先告辞了,等下还要到连翘地里去。”继续聊了一会儿之后,宁启道,并将诗文全部还给他们。
“这诗本就是抄录的,我还有许多,这份就送给你们。”李简道。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宁启道。说完,他们便起身告辞。
“阿启,这诗真的写的很好吗?”宁启和郑云将诗文的手稿送到书房,郑云拿着手稿,询问宁启。
“是啊,确实很好,真没想到杜公子深藏不漏。”宁启道。
“那我放起来。”郑云道。虽然郑云也有读书认字,但是他现在也就是认字多一些,能看懂简单的东西,对于诗文这种,他还是不懂。而且他们也没想要考科举做官的,宁启和郑云都没有学的那么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