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还是像以前称呼我即可,这一切都要感谢你们,请受我一拜!”李复言起身,给他们行了一个大礼。
如果不是宁启和郑云给他那么高的工钱,他也不能攒到足够的银钱到中州郡城参加院试,也就没有今日。李复言心里对宁启和郑云感激不尽。
而且这次回来,听到奶奶说,村里前段时间干旱,还是多亏了宁启和郑云,他们才能种上地。并且周围的村子,只要过来求教,宁启都尽心教他们,只取一两银子,绝不多拿。
李复言对宁启的敬佩又上了一个台阶。像宁启这样的人真的很少见,他这么多年都没有见到过一个。
以后如果他为官,也一定要向宁启夫夫一样,关心民生。
“李书生不要客气,都是你自己努力,没有我们,你一定也可以走到这一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宁启道。
“是啊,李书生,赶快起来!”郑云走过去,扶起李复言。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两位一定要收下!”李复言递上自己带的谢礼,是他在县里买的一些红枣和桂圆干。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郑云说道,接下这礼物,放到桌子上。
“李书生以后做何打算?”宁启接着问道。
“这次成绩不错,前五名可以到郡城的官学去读书,还可以免除学费,剩下秀才的也可以到县学去读书。我刚好排在第五,可以到郡城的官学去读书。至于吴恒,排在二十多名,只能到县学读书。”
“我已经在郡城安排好了,以后边读书,边帮人抄书写信,赚些银钱,现在我是秀才,而且字写的不错,可以抄些要求严格的书,给的银钱会多上很多,而且这次过去也打算把我奶奶带过去,她年纪不小了一个人在家我不太放心,也不能一直托你们照顾。”
“其实,这次来,我也是想向夫郎和郎君辞行了。估计这次走了之后,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回来了,会在郡城一直住到下次乡试。”
李复言一股脑说了自己的以后的打算,如果是别人问,他也不会说这么多。但是对着宁启和郑云,他向来很坦诚。
“祝你前程似锦,早日金榜题名!”宁启和郑云道。
“也祝你们生意越来越好,日进斗金!”李复言拱手道。
聊完之后,李复言便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李复言还问了春哥儿、小花和铁根目前的情况,作为他的第一批学生,他还是很关心他们的。
听到小花还在学堂,铁根画画比以前更好,春哥儿现在做账房也做的很好,李复言很欣慰。特别是春哥儿,李复言看他能坚持自己喜欢的事,家里人也很喜欢,他更是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