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气呼呼的看着门口张牙舞爪的老妈,刚要发作几句,就看到邻居们兴高采烈的眼神,脸色涨红。
最终,在众人八卦的眼神中,落荒而逃。
李香琴拎着鸡毛掸子出来,老大已经推着车出了院子。
“他李大姐,你这是又咋了?”
“你家建国现在可是报社主任,是领导,你得顾及一下他的面子才是。”
“这有啥好顾忌的,妈揍儿子,天经地义。在外面当再大的官回来也得给妈伏低做小陪笑脸。敢不听,就是倒反天罡。”
“这倒是,要是连妈都不孝顺,能认真在单位做事,能为国家做贡献?”
李香琴一句话没说,大家伙替她说完了。
她也没多做解释,回屋收拾了一下,直接去饺子馆。
两坛高粱酒只坚持了十天,就卖完了。
李香琴又跑了趟黄老倔的作坊,清香型和酱香型各定了一百斤。
一百斤的酒坛子放到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比五十斤的酒缸整整大了一圈,特别引人注目。
转眼,七月过去。
她带着侄女盘了下这个月的流水账,净利润竟然做到了一千八百块。
这就是她辛苦付出的回报,李香琴很知足。
虽然她知道这年头做生意只要敢闯,敢拼,敢干就能挣到钱。
也有些赚大钱的机会,但同样,担的风险也大。
对她来说,都不太合适。
她就想稳抓实打的往前走,就算挣得少一点,也不能把步子迈的太大。
李芳看着账单,眼睛瞪得溜圆,激动的直搓手,
“大姑,我们挣大钱了!”
“嗯,只要好好干,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开店之后,李芳的工资也从以前的二十五块直接涨到了五十。
这个工资钱数就是国营大厂的工资。
李芳看着大姑给她发的工资,是几张崭新的票子,握着钱,手就控制不住的颤抖。
“大姑这……这也太多了。”
“不多,这是你该得的。”
侄女有多勤快,她都看在眼里。
一个店里的活,她包去了大半,按照这个劳动力,就算给她开一百块也值得。
但有些事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她不想止步于此,就要提前做好规划。
“等咱们的店做大做强之后,大姑再给你涨工资。”
听到这话,李芳连连摆手,
“不用了,不用了,这就够多了。”
五十块钱的工资,她想都没敢想过。
这就是她用劳动换来的报酬!
以前在唐家,比在饺子馆都辛苦。即便如此,在唐家人眼里,她依旧是家里吃闲饭的人。
是大姑让她的劳动有了价值,也让她有了尊严。
“拿着你的工资去买两身新衣裳,你还年轻,得好好打扮起来。”
侄女儿才二十三岁,总不能一辈子单身下去,总要为以后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