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戴枷锁的路将军被两名士兵压着跪在堂中,“陛下,陛下饶了下官吧,下官只是一时糊涂啊,求陛下看在我镇北侯府为北凉出生入死的份上饶我一命吧。”
不得不说路将军确实在是个会投胎的,路家镇守北境数十年,人丁稀薄路清远出生之时正值北境混乱,他便被送回了京都。
后来路家满门战死沙场,只余下路清远这根独苗,他靠着祖上荫庇才封的将军,若是安分守己他这一生必定荣华富贵。
可惜在他将表妹送进二皇子府做侧妃开始,就注定他不会有一个好结局。
听到路清远提起故去的路将军,皇帝的面色也有些动容,虽然私扣粮草是大罪,可并没有造成恶劣的后果,若真因此杀了路家最后一根独苗,要天下人怎么看他这个皇帝。
三皇子自然也看出皇帝的犹豫,可他不想放过这样一个好机会,朝堂上他本就输二皇子一头,军队他插不进手,也不能让二皇子插进手去。
“父皇,路清远这是咎由自取,五皇弟和将士们在边疆守土卫国,他在后方居然克扣将士粮草,如此行径于禽兽何异,若是不严惩只怕会寒了边关将士们的心。”
三皇子似乎怕自己的话不够有力还试图拖上楚萧钧一起,“五皇弟也是太老实了,遇上这样大的也不吭声,边疆辛苦你们守土卫国饱经风霜,父皇一定会为你们做主的。”
一边是已经故去的路将军一家,一边是还在边疆浴血奋战的战士,三皇子这一手实在高明,只要皇帝不是蠢货都知道该怎么选。
显然二皇子也明白其中深意,尽管知道艰难,可路清远是他好不容易插进军中的人手,就这样折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思前想后二皇子还是决定在为他说些什么。
只是二皇子的话还没开口,站在他身后的王丞相已经率先一步扯住了他的衣袖。
只是这一会功夫台上的皇帝也已经有了定论,“传朕旨意路清远,私扣粮草本是死罪,索性未造成严重后果朕念其祖上卫国有功,特免其死罪,贬为庶民流放苦寒之地,其同党淮南太守处死,退朝!”
“恭送陛下!”
显然皇帝气的不轻,朝事都没处完,便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好在这些奏折最终也会经中书送到皇帝案台上。
二皇子折了唯一一个在军队中的助力,脸色难看的紧皇帝一走他也拉着丞相一头离开了,摆明了准备商量对策报复回去。
楚萧钧在朝上早就待不住了,一下朝第一个就溜了,三皇子紧赶慢赶才终于在宫门口将人截住。
“五皇弟留步,路将军大逆不道,好在父王圣明,五皇弟少在京都没事可以多来王府走动,咱们到底是亲兄弟,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同为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