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舟从袖中取出那张素白纸条,月光下,纸上的墨迹清晰可见:
“三日后子时,城南乱葬岗。”
他指尖轻抚字迹,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
这墨迹中竟隐含着极淡的文气波动,若非他如今文气已达五缕,根本无从察觉。
“原来如此......”
楚云舟眸色微沉。
那三个戴斗笠的赵家人并非放弃跟踪,而是收到了更重要的命令!
他们很可能已经得知这张纸条的存在,甚至猜到了他与老者的约定。
若赵家真想对他不利,必然会选择在乱葬岗设伏。
那里阴气极重,既能压制他的文气,又能掩盖杀人的痕迹。
楚云舟抬头望向窗外,夜色已深,星月隐现。
戌时过半,若此刻动身,抵达乱葬岗时,正好是阴气最盛的子时。
他沉吟片刻,转身走回书案前,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几行字:
“娘,儿子外出访友,明早便归,勿念。”
字迹工整平和,看不出丝毫异样。
楚云舟凝视着写好的字条,指尖轻轻摩挲纸面,忽然心念一动。
他重新提起笔,笔尖凝聚一缕文气,在另一张素笺上缓缓写下:
“夜眠无梦,晨起安康。”
八字落成,纸上顿时泛起淡淡的金光,字迹就像活过来一般,在月色下流转着温润的辉光。
这正是“下笔有神”小成境界的体现。
以文气凝真意,化字为护。
他轻轻将这张字笺贴在母亲的房门上,指尖在纸面一点,文气悄然扩散,如一层无形的薄纱笼罩整个房间。
此句一出,可保母亲一夜安眠,邪祟不侵。
若有人试图闯入,字中蕴含的文气便会化作屏障,同时唤醒楚云舟的感知。
做完这些,他最后看了一眼熟睡中的母亲,转身踏入夜色。
夜风拂过,房门上的字笺微微发光,又渐渐隐去,好似从未存在过。
推开院门时,夜风扑面,带着初春的寒意。
楚云舟紧了紧衣袍,袖中的文心玉册微微发烫,似在警示着什么。
他回头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家,目光沉静,随后转身踏入夜色。
长街寂静,唯有更夫的梆子声远远传来。
楚云舟步履沉稳,穿过一条条幽暗的巷子,朝城南方向行去。
越靠近乱葬岗,空气中的阴冷之气越重。
路旁的杂草丛中,偶尔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是野鼠窜动,又像是别的什么东西......
远处,一片荒芜的土坡浮现于月光下。
歪斜的墓碑东倒西歪,枯树上挂着残破的纸钱,夜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亡魂的低语。
楚云舟停下脚步,目光扫过四周。
那老者,会在何处等他?
突然,他脚下一顿,察觉到一丝异样......
地上的泥土,有被翻动的新鲜痕迹!
楚云舟俯下身,指尖轻触地面翻开的泥土。
湿润的土粒中还带着未散的阴气,显然是在一个时辰内被人掘开的。
他顺着痕迹向前探查,发现这条翻动的痕迹一路延伸至乱葬岗深处。
夜风吹过,卷起几片残破的纸钱飘过他的眼前。楚云舟抬头环视四周,只见无数无名荒冢在月光下泛着惨白的光。
这些坟茔有的已经坍塌,露出腐朽的棺木;有的则只剩下一块歪斜的木牌,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据说这乱葬岗下埋着三千年来的亡魂......”
楚云舟低声自语,指尖的文气微微闪烁,“将士、囚徒、流民,都在这片土地下长眠。”
他的目光忽然被前方一座新立的石碑吸引。
那石碑通体漆黑,在月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与周围破败的坟茔形成鲜明对比。
奇怪的是,石碑前的地面上,几支燃尽的香烛还冒着缕缕青烟。
楚云舟缓步上前,发现石碑上刻着一行小字:
“文道不孤,正气长存”
这分明是儒门的印记!就在他想要进一步查看时,身后突然传来枯枝断裂的声响。
楚云舟猛然回头,只见三个黑影正从三个方向向他逼近。
正是白日里在集市上跟踪他的斗笠人!
为首的汉子冷笑道:
“楚公子,深夜来此荒坟野地,可是要找什么宝贝?”
楚云舟面色不变,袖中的文心玉册却已开始发烫。
他注意到这三人的站位极为讲究,恰好封住了所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