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6章 民怨沸腾(1 / 2)

围观的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卖豆腐的老王头悄悄捅了捅身旁的茶博士:

“乖乖,这楚秀才还真有衙门文书!”

“那金光做不得假。”

茶博士压低声音,“我表侄在县衙当差,说这防伪印记只有县尊亲笔才显......”

几个原本躲在后头的街坊也渐渐凑上前来。

卖菜的刘婶壮着胆子嘀咕:“赵家这回可算踢到铁板了。”她男人赶紧拽她袖子,却被甩开,“怕什么?没见楚秀才有官府撑腰么?”

赵明德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却只是嗤笑一声,慢条斯理地掸了掸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他转向楚云舟时,眼中满是猫戏老鼠的戏谑:“楚兄啊楚兄,你以为这一百一十两银子,真能伤到我赵家分毫?”

他突然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票,故意用两根手指夹着在楚云舟眼前晃了晃:

“看见没?光这张就是五百两。”

银票哗啦作响的声音引得众人一阵吸气,“本少爷随便赏给丫鬟的都不止这个数!”

周恒适时上前半步,阴测测地补充道:

“倒是楚秀才,可要想清楚。

今日拿了这银子......”

他意有所指地瞥了眼楚云舟洗得发白的衣襟,“明日还穿不穿得上这身衣裳?”

赵明德和周恒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笑意。

他们刻意将姿态做得更加嚣张,周恒甚至暗中运转文气,让袖口无风自动,营造出咄咄逼人的气势。

就等着楚云舟按捺不住,先行动手。

然而,楚云舟只是静静地听完他们的挑衅,嘴角忽然扬起一抹淡然的弧度。

他整了整洗得发白的衣袖,拱手一礼:

“既然赵家不愿缴纳罚银,学生也不便强求。告辞。”

说罢,他转身就走,步伐从容不迫,青衫飘动间竟带着几分洒脱之意。

这一退,反倒让赵明德愣住了。

他准备好的后手全都落了空,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围观的人群立刻炸开了锅。

“这赵家也太欺负人了!”

卖豆腐的老王头第一个嚷起来,“连县太爷的判罚都敢不认!”

茶博士摇头晃脑地感叹:

“世风日下啊!你们看见没?刚才那赵少爷掏银票时,分明就是在羞辱人!”

“呸!仗着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

刘婶叉着腰,声音格外响亮,“上个月赵家管事还强买我家菜不给钱呢!”

她男人这次没拦着,也跟着嘟囔:

“去年我侄女在赵家绣坊做工,被克扣了三个月工钱......”

议论声如涟漪般扩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声讨。

巷子口卖糖人的老李头、对面布庄的伙计、甚至几个路过的行商都驻足摇头。

赵家这些年横行霸道的恶行,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

退到人群边缘的楚云舟听着身后的声浪,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更深了。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袖中的令牌,文心玉册在识海中微微闪烁:

【民心可用】

【赵家声望-30%】

而赵家深处阁楼上的老者猛地攥紧窗棂,木屑簌簌落下。

......

楚云舟现在手上已经有之前准备的《赵氏赖债录》。

不过,楚云舟深知,单靠一张纸远远不够。

他需要让整个青州城都知道赵家的无耻行径!

楚云舟穿过熙攘的街市,袖中的《赵氏赖债录》随着步伐轻轻作响。

他抬头望见城南茶楼斑驳的招牌,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陈南的茶楼,是青州城消息最灵通的地方。

贩夫走卒、行商旅客、衙门小吏,甚至偶尔路过的江湖人,都会在此歇脚闲谈。

三教九流汇聚,闲言碎语交织,任何风吹草动,不出半日就能传遍全城。

茶楼里烟雾缭绕,说书人老周正在角落打盹。

楚云舟轻叩桌案,老周惊醒时,浑浊的眼中映出那张墨迹暗金的纸页。

“周先生,”

楚云舟将仅剩的七枚铜钱排开,“烦您将此事编成段子。”

铜钱映着朝阳,在案几上滚出清脆的声响。

老周枯瘦的手指抚过纸上“逼死佃户”四个字,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楚云舟这才注意到他脖颈处有道陈年鞭痕。

正是去年赵家恶仆的“杰作”。

“好!好!”

老周攥紧纸张,佝偻的背脊竟挺直了几分,“老夫今日定要让全城知道,什么叫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老周得了《赵氏赖债录》,如获至宝。

他清了清嗓子,醒木一拍,茶楼里顿时安静下来。

“列位看官,今日不说那才子佳人,也不讲那江湖侠义。”

他声音沙哑,却字字铿锵,“咱们今日,就说一说这青州城里的‘积善之家’!”

茶客们面面相觑,有人已经猜到了什么,低声交头接耳。

老周不紧不慢,将《赵氏赖债录》上的内容娓娓道来。

赵家如何欺压百姓,如何藐视王法,如何连县太爷的判罚都敢违抗!

说到激愤处,他猛地一拍桌案:

“诸位可知,今日那楚秀才亲自登门讨要罚银,赵家少爷竟当众羞辱,说什么‘我赵家就是王法’!”

茶楼里顿时炸开了锅。

“好大的口气!”

一个行商拍案而起,“这赵家是要造反不成?”

“呸!仗着有几个臭钱就无法无天!”

卖油郎愤愤道,“上个月我亲眼看见赵家恶仆当街殴打老农!”

......

转过三条巷弄,楚云舟被一阵嬉闹声吸引。

五个四五岁的小儿正在玩跳格子,破旧的鞋履扬起阵阵尘土。

他蹲下身,从怀中掏出饴糖。

“小郎君可愿学首新童谣?”琥珀色的糖块在掌心闪闪发亮,

“唱一遍得一块糖。”

为首的虎头小孩一把抓过糖块:

“先尝后学!”

楚云舟轻笑,指尖在地上划出节奏:

“赵家郎,心肠黑——”

“欠债不还耍无赖!”

机灵的女童突然接上,眼睛亮得像星星。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竟自发编出了下阕:

“县太爷,判他赔,转头装傻又耍赖!”

巷口的阴影里,卖炊饼的张老汉突然用擀面杖打起节拍。

渐渐地,染坊的伙计、绣楼的婢女都跟着哼唱起来。

楚云舟换上一身粗布短打,用灶灰抹了抹脸,混入市井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