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诗雅手持一叠厚厚的卷宗,目光如炬,声音清冽而坚定:“陛下,臣已查明科举舞弊案的全部真相,请陛下明察!”
她将卷宗一一展开,每一份证据都如同铁证如山,将王大人、赵侍郎、钱村长等人的罪行暴露无遗。
王大人脸色惨白,汗如雨下,他试图狡辩,却在林诗雅犀利的目光下败下阵来。
赵侍郎更是吓得浑身颤抖,他之前的嚣张跋扈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恐惧。
钱村长则瘫软在地,眼神空洞,他知道自己完了。
“人证物证俱在,容不得你们抵赖!”林诗雅的声音掷地有声,回荡在金銮殿上。
她将赵侍郎收受贿赂的账本、钱村长伪造身份的证据、以及王大人指使他人作弊的书信,一一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些证据确凿无疑,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慕容复看着手中的证据,脸色阴沉,他没想到科举舞弊案竟然牵扯如此之广,涉及官员如此之多。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来人,将王大人、赵侍郎、钱村长等人拿下!”
御林军立刻上前,将三人押解下去。
三人被带走时,脸上充满了绝望和悔恨。
他们曾经权倾朝野,如今却沦为阶下囚,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们痛不欲生。
看到这些作恶多端之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朝堂上下一片欢腾。
官员们纷纷称赞林诗雅的公正无私,百姓们也为之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林诗雅的名字,在这一刻,成为了正义和希望的象征。
林诗雅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
她将那些被冤枉的考生全部平反,恢复了他们的名誉。
这些考生们感激涕零,纷纷向林诗雅叩谢。
他们曾经遭受了不白之冤,如今终于沉冤得雪,这种失而复得的喜悦让他们热泪盈眶。
林诗雅看着这些考生们欣喜若狂的样子,心中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不仅维护了科举的公平公正,也为那些被冤枉的考生讨回了公道。
“林大人,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一位考生激动地握着林诗雅的手,声音哽咽。
“林大人,您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另一位考生也附和道。
林诗雅看着这些感激的面孔,微微一笑,说道:“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就在这时,慕容复缓缓站起身,他走到林诗雅面前,眼神中充满了赞赏和敬佩……
金銮殿上,阳光透过雕梁画栋,洒下金色的光辉,照耀在林诗雅身上,仿佛给她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她身着绯红色官袍,腰间玉带束缚着纤细的腰肢,更衬托出她挺拔的身姿。
她目光清澈,神情坚定,接受着来自文武百官的敬仰和赞扬。
“林大人真乃国之栋梁!”一位老臣颤巍巍地拱手,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林大人为我朝科举正名,功不可没!”另一位官员也高声赞叹,语气中充满了敬佩。
殿内赞扬声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涌向林诗雅,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荣耀和自豪。
她微微一笑,谦逊地接受着众人的赞誉,心中却波澜不惊。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她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科举复查的成功,不仅还了科举以公正,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人们心中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一股清新的风气,正从朝堂之上,吹向整个国家。
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他们对朝廷的信任,对科举制度的尊重,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在这时,一位侍卫快步走上金銮殿,在慕容复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慕容复脸色骤变,原本喜悦的氛围瞬间凝固。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平静,但紧握的拳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林诗雅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她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她看向慕容复,只见他眉头紧锁,
“陛下,发生何事?”林诗雅上前一步,轻声问道。
她的声音虽然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让原本有些慌乱的朝臣们渐渐安静下来。
慕容复看了林诗雅一眼,眼神复杂,他沉声说道:“林爱卿,边境……有异动。”
他的话如同惊雷一般,在金銮殿上炸响。
原本沉浸在喜悦中的众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一股紧张的气氛弥漫开来。
林诗雅心中一沉
“八百里加急!北燕边境告急!”殿外传来侍卫急促的呼喊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