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士面色铁青,站在守旧派书院的讲堂上,唾沫横飞地抨击着文化复兴计划。
“祖宗之法不可变!林诗雅此举,分明是乱了纲常,坏了规矩!”他手中的戒尺重重地敲在桌子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震得茶杯里的水都荡漾起来。
台下稀稀拉拉坐着一些老学究,大多面露迟疑之色,附和的声音也显得有气无力。
消息传到林诗雅耳中,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最后的挣扎,她并不意外。
她换上一身正式官服,通体玄色,绣着金丝祥云,更衬得她威严凛凛。
玉带束腰,更显出她身姿挺拔,步履坚定。
她没有带侍卫,只身一人,走向守旧派书院,仿佛闲庭信步一般,却又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守旧派书院的气氛凝重而压抑,空气中弥漫着陈腐的墨香和紧张的气息。
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好奇地张望着,窃窃私语。
林诗雅的到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这里的沉寂。
林诗雅径直走上讲台,目光扫过台下众人,沉静而有力地说道:“今日,我来此,并非为了争辩,而是为了解答诸位的疑惑。”她声音清朗,字字珠玑,如春风化雨般,渐渐驱散了空气中的紧张气氛。
“文化复兴,并非要推翻传统,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林诗雅从容不迫地阐述着自己的理念,她列举了文化复兴计划实施以来,传统文化在各个领域的新发展,从戏曲到诗词,从绘画到书法,无不焕发出新的生机。
她以事实证明,文化复兴与传统文化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台下原本质疑的声音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思。
许多老学究开始反思自己的固执,他们被林诗雅的真诚和远见所打动,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就连陈学士也沉默了,他紧抿着嘴唇,脸色阴晴不定,却再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林诗雅的演讲结束后,全场鸦雀无声。
片刻之后,掌声如潮水般涌来,经久不息。
她微微一笑,转身离去,留下一个挺拔的背影。
“林大人……”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林诗雅停下脚步,回头看去,是陈学士。
他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到林诗雅面前,浑浊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老夫……输了。”
林诗雅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陈学士的认输,更是守旧势力对新时代的妥协。
金碧辉煌的宫殿广场上,彩旗飘扬,人山人海。
舞台中央,林诗雅身着华服,接受着来自全国各地官员、百姓的欢呼与赞美。
震耳欲聋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一波接着一波,几乎要将宫殿的穹顶掀翻。
阳光洒在她身上,衣上的金丝银线熠生辉,仿佛一位从天而降的女神。
她环视四周,一张张洋溢着喜悦和敬佩的面孔映入眼帘,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从最初提出文化复兴计划,到应对新兴文化与守旧文化的夹击,再到解决各种资源分配难题,她一路披荆斩棘,克服了重重阻碍。
如今,文化复兴计划终于取得了圆满成功,新的文化格局也得以形成。
她仿佛回到了那个夜晚,慕容复与她携手漫步于繁华的街道上,欣赏着民间艺人们精彩的表演。
她还记得,那些艺人们眼中闪烁的热情光芒,以及百姓们脸上洋溢的笑容。
那些画面,一幕幕在她脑海中闪过,如同一部精彩的电影,记录着她为文化复兴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此刻的荣耀与自豪。
突然,人群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厮挤到她身边,递上一封信,便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林诗雅疑惑地打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笺。
信上只有寥寥几行字,却如同一颗石子,在她平静的心湖中激起千层浪。
信中暗示,之前的科举考试存在严重舞弊行为,需要重新彻查。
林诗雅眉头紧锁,心中升起一股不安的预感。
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信笺,指关节泛白。
周围的欢呼声仿佛变得遥远而模糊,她感觉自己被一股无形的压力包围,几乎快要窒息。
慕容复注意到林诗雅的异样,关切地问道:“诗雅,你怎么了?”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将手中的信笺递给慕容复。
慕容复看完信上的内容,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他沉声说道:“看来,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