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文化复兴之困局初临
孙谋士还未及开口,林诗雅已转身面向皇帝,拱手道:“陛下,臣有一事启奏。”她声音清亮,在喧闹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歌舞骤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她身上。
林诗雅将心中关于文化复兴的计划娓娓道来,从编撰新的教材,到改革科举内容,再到鼓励民间艺术发展,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深思熟虑。
朝臣们表情各异。
老成持重的陈学士眉头紧锁,嘴唇翕动,似要开口反驳。
年轻的官员们则面露期待,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慕容复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深邃,静静地听着林诗雅的陈述,看不出喜怒。
待林诗雅说完,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这寂静中,仿佛蕴藏着无数暗流涌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消息传到钱公子耳中时,他正在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高谈阔论,探讨着最新的文化潮流。
听到林诗雅的计划,他手中的茶盏重重地落在桌上,发出一声脆响。
“荒谬!”钱公子怒不可遏,“她这是要将我们好不容易兴起的文化潮流扼杀在摇篮里!”
他立刻召集众人,气势汹汹地赶往林府。
钱公子言辞激烈,指责林诗雅的计划过于保守,不适合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
他认为,文化应该自由发展,而不是被官方的条条框框束缚。
林诗雅神色平静地听着钱公子的控诉,不急不躁地解释道:“钱公子,文化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但也不能全盘否定。我的计划并非要扼杀新兴文化,而是要引导它健康发展……”
双方僵持不下,紧张的氛围弥漫开来。
林诗雅的目光落在钱公子身后那些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面孔上,心中暗叹一声。
“看来,这改革之路,比我想象中还要艰难。”林诗雅轻叹一声,转头吩咐身边的李丫鬟,“备轿,去醉仙楼。”
醉仙楼,京城最大的民间文艺场所。
雕梁画栋,丝竹绕耳,热闹非凡。
孙老板,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正坐在二楼雅间,拨弄着手中的算盘,对楼下的喧嚣充耳不闻。
林诗雅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他只是漫不经心地抬了抬眼皮,语气敷衍:“林大人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孙老板,”林诗雅开门见山,“我想与你谈谈文化复兴计划。”
孙老板嗤笑一声:“文化复兴?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只管赚钱。”他拿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
林诗雅也不恼,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缓缓说道:“孙老板,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文化复兴了,醉仙楼的生意会更好?”
孙老板放下茶杯,饶有兴致地挑了挑眉:“哦?此话怎讲?”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将传统的戏曲、歌舞与新的文化元素结合起来,是不是更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如果我们能举办一些诗歌、书法比赛,是不是更能提高醉仙楼的文化品味?到时候,醉仙楼就不只是一个娱乐场所,而是一个文化中心,岂不财源滚滚?”林诗雅的声音轻柔却充满力量,每一个字都敲击在孙老板的心上。
孙老板的眼神逐渐变得认真起来,他开始仔细思考林诗雅的话。
一旁的李丫鬟见状,心中暗喜,看来事情有转机了。
与此同时,城东的守旧派书院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陈学士站在讲台上,义愤填膺地批判着林诗雅的计划:“林诗雅的改革,是要将我华夏文明的根基连根拔起!她所谓的‘新文化’,不过是些奇技淫巧,不堪入目!”
台下,一群老学究纷纷点头称是,有人甚至高呼:“保护传统文化!抵制歪风邪气!”
消息传到林诗雅耳中,她揉了揉有些发疼的太阳穴,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
改革之路,果然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李丫鬟,去请周文人过来。”
林诗雅坐在书房中,指尖轻点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
她思忖片刻,抬眼对李丫鬟吩咐道:“你去请周文人,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夕阳的余晖洒在窗棂上,将周文人的身影拉得修长。
他步履匆匆,面带一丝疑惑,走进林诗雅的府邸。
“林大人,”周文人拱手行礼,目光中充满了敬意,“不知大人召我前来,有何要事?”
林诗雅起身,笑容温和,“周先生,我欲举办一场小型文化集会,展示融合新兴与传统元素的文化理念,想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