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毕竟是在深宫里长大的,再天真也知道,如今永康帝既然封他做太子了,那么无论如何硬着头皮也要把这太子的位置坐稳!否则放眼历史,哪一个废太子有好下场的?!
而上次永康帝让赵贤主持殿试,赵贤心下是感激涕零的,觉得父皇心里总算还是有他的,可以让他接触一些新科进士,母后也和他分析,可以先拉拢一批进士,如今永康帝还算康健,再做个十几年皇帝不成问题。那么如果现在他开始培养出一些自己的亲信,十几年后又是一番光景!
赵贤也听从了陈皇后的建议,确实笼络了一批新科进士,只是若论本事,无疑是沈牧涵和林清在这一批新科进士里面最耀眼的。陈皇后属意沈牧涵,本身沈牧涵父亲在吏部任职,岳家又是如今煊赫的黄阁老,有了黄阁老的支持,还怕这太子的位置坐不稳吗?
只是赵贤内心却另有想法,在他看来黄阁老虽然没有明显属意哪一位皇子,但是黄淑妃是黄阁老的侄女,生下的九皇子虽然如今年纪还小,只有四岁,但是有这么个九弟在,谁知道他们是否能真心支持他?况且之前黄阁老这边从来没有表达过要支持他的意思,贸然贴上去坠了身份不说,万一弄僵反而以后再无转圜的余地该怎么办?
再者,拉拢朝臣在父皇眼里是大罪,反而将状元点给林清,他才可以做的问心无愧,也不惧别人在父皇耳边吹枕头风。
只是恩荣宴上沈牧涵出人意料的相救,之后召见沈牧涵也明确表示了自己愿意效忠赵贤。虽然沈牧涵没有说黄阁老也有此意,但能得沈牧涵相助,赵贤已然觉得是一良才,可用!日后定然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
赵贤或许性子平庸懦弱了一点,但是别人能想到的事情他也可以想到。虽然他心里也一直觉得林清也是一块良才美玉,但是他知道因为当时自己点了林清状元没有点沈牧涵,两人是有嫌隙的,所以迟迟不曾轻易召见林清。
如今林清升任侍讲,原本就负责太子讲学之职,赵贤才顺理成章地召他讲学。
这感情么,总是要联络的,否则时间再一长,林清被别人拉拢过去,就算他当时点了林清做状元,这种知遇之恩很快也会随着时间而冲淡。
太子赵贤近日来在读《史记》,今日读到项羽本纪,林清准备的也是这篇文章的书籍来进行讲学。
大明开国的时候,就立下过一条规矩,太子每日必听日讲,每隔五日一次经筵,由阁臣兼任。日讲和经筵两者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探究经文中的微言大义以及以古正证今,学习历朝历代的为政之道,吸取经验教训。
a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title="科举文"target="_nk"gt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