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翻到林清这份青词时,却是眉目一亮,反复阅读了几遍,心里已经认定就是这篇了!不过他还是把其他人的文章也都快速过了一遍,发现确实没有林清写的好之后,便立即捧着文章往皇宫送去。
御书房内,陈忠义立在下首弓着背,大气也不敢出一声,提着心静静地等待永康帝发落。就怕万一还是不满意,那他这回可铁定要遭殃了!原本再过几年他就能致仕了,若是因为这个事情遭到贬斥,那也算是晚节不保了。
正当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的时候,永康帝拍了一下桌子,让陈忠义顿时浑身一抖,却听永康帝笑道:“这篇写的不错!”
陈忠义听完后,忍不住用衣袖摸了摸额头上的冷汗,心这才放回了肚子里。
“看字迹,不是你写的吧?”永康帝看到陈忠义那么胆战心惊的样子,心里莫名感觉一乐。
陈忠义连忙躬身回道:“回禀陛下,不敢欺瞒陛下,这是林修撰林清的手笔。”
所以说难怪陈忠义这个人没混上去,一般官位高了,都会把下属的功绩据为己有,自己获利之后再提拔下属,两头收益。如果换了旁人,可能就拿着林清的文章自己誊写一遍交了上去,陈忠义却是说了实话。
只是陈忠义也有自己的处世之道,他虽然不够机敏有心机,但是观人还是有一手的。就他做翰林官这几年来看,永康帝是越来越不信任臣子了,这样的皇帝最忌恨就是别人的谎言。他知道自己不擅于长袖善舞,那么实话实说才是保全之策。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永康帝眉头一皱,脑海里思索了一下这位林修撰,却是没有想起来:“这林修撰是何人?”
“禀陛下,是那位新科状元,林清啊!”陈忠义回禀道。
小半年过去了,永康帝原本都已经快忘记了这位新科状元了,毕竟状元三年一个,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满朝文武这么多人,能让永康帝挂在心上的可没几个。
听到陈忠义的解释,永康帝才回忆起这是太子钦点的状元,别的他没看出来,但是这林清写青词确实有一手,甚至都不比之前的张侍讲做的差,想了想便随口就对旁边的太监刘全道:“传朕旨意,林清才学不俗,文章清奇,升六品侍讲。”
对永康帝来讲,提拔一个小小的翰林根本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王道长如今时常要给他开坛做法,若是青词写的不好无法供奉,那才是大问题。所以他让林清任侍讲,就是做他青词的词臣而已。
然后对着陈忠义道:“张侍读年纪也大身体不好,以后这些活多派给年轻人做做。”说罢挥手便命陈忠义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