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走到匾额前,揭开红绸,只见匾额上写着大大两个字“解元”,然后右边写着小字“子丑年八月”,左边写着“解元林清”。这块匾额承载了读书人太多的梦想,也承载了林清这近十年来日日夜夜的苦读不辍。林清一一抚摸过上面的字,心里也有了一丝激动,高声对墨竹道:“墨竹,将匾额收下,稍后挂于正堂!”
再次谢过孙知县后,孙知县也看出来这次的匾额算是送到了林清的心坎里,从怀中又掏出一个钱袋子递给林清,朗声道:“这里一共八十两银子!三十五两是朝廷给的牌坊银,到时候命你们村的工匠在村口设立解元牌坊,以后凡过路者见此牌坊,下马下轿,以示尊崇!另四十五两银子,为康宁县县衙所赠,望林解元再接再厉,金榜题名!”
俗话说穷秀才,富举人。这只要做了举人,就没有一个说穷的。孙知县也知道以林清现在的地位,自然看不上这区区八十两银子,可是若能当众宣布出来,就是给林清造势,让村里其他人不管是长辈还是以前的亲友,都不能再把林清当过去的林清看。
这是一个讲究尊卑礼法的世界,但是人又是有惯性思维的生物,一下子的转变会让很多人都不适应。林清成了举人,能量更大了,很多相熟之人说不定会仗着过去的一些情谊,拿很多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事情来相求。与其林清到时候再和别人一一说明,得罪了亲友,倒不如一开始就立好威、树好规矩,让人打心底里明白,林清现在已经是能和知县老爷平起平坐的人了!
孙县令也不过刚刚在官场上混了没几年,就已经是如同长了一颗七窍玲珑心一般,所做之事最大程度地博得了林清的好感,让林清事后回想起来,也不得不服!
孙县令见目的达到,也不过在林家喝了一杯茶,就起身告辞,走的时候还特特叮嘱林清,有什么为难之事尽可以到县衙来找他。林清把这个当做客套之言,一路寒暄着将人送了出去。
待看热闹的人都散尽了,林家众人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刘氏让孙媳妇去给林清下一碗面条过来,并且叮嘱道:“要卧两只荷包蛋啊!油不要放太大,我乖孙喜欢吃清淡点的!”
张氏起身想自己去厨房,却被刘氏按了下来:“你不忙!慧娘的手艺好着呢!咱娘几个还是先想想,咱清儿中了解元,肯定是要摆流水席的,到时候咱席面上上点什么菜为好?”
张氏一听是这个事情,倒也跟着王氏、李氏坐了下来,几个女人叽叽喳喳地开始讨论了起来。
林老汉也是乐的猛抽了一口旱烟,一拍桌子道:“这回咱必须到里长那边商量一番,这么大的喜事,可是要开宗祠禀告先祖的啊!”
a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title="科举文"target="_nk"gt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