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
林清他,落第了。
林三牛还在继续口里念叨着“林清,林清,林清”,找的正起劲,却感觉到有人拍自己的肩膀,转头一看是自家儿子:“狗,清儿,看到了吗?”
林清缓慢地摇了摇头,嘴巴张了张,竟发现喉咙像被堵住了一样,发不出声音,调整了一下才声音干涩到:“榜单上,没有我的名字。”
林三牛高高悬着的心一下子掉到了谷底,脸上的表情也凝固在了那里。
周围有人欢笑落泪,高叫着自己中了;有人以头抢地,哭的声嘶力竭,不能自已;有人落寞而归,不发一言,形单影只。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声音都仿佛离林清父子两远去,只剩相顾无言。
林清眨了眨眼睛,将里面的水光眨掉,视线扫到副榜时整个人又是一僵——副榜第一的名字,赫然写着林清!
第三十二章震惊
所谓副榜一开始出现于乡试之中,乡试副榜之人可以入国子监读书,算是对乡试成绩优异但是没有中举之人的一点鼓励和福利。可入国子监读书,国子监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一旦肄业就有做官资格,到时候去吏部递上名帖,被吏部登记造册之后,但凡哪里有官员缺口,便也可以从监生中选官,只不过一般只能去做一些基层小官,例如地方上的府县巡检、税目这种九品芝麻官,并且很难晋升
而现在的院试副榜则完全是前两年出来的新规,林清冷眼旁观着其实也是朝廷捞钱的手段之一。
学子获得秀才功名后,是可以入县学、府学读书深造的。但是县学、府学中的教学水平实在一般。县学设教谕一人,训导三人,都是举人出身,但是因为中了秀才的人基本都已成家的多,很少真的在县学中苦读,教谕等人也只是偶尔露面,更多的是组织每年一次的岁考,检查学员成绩。若论指点,那是没有的,除非你确实关系过硬。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虽然考上了秀才,有出路的去别处寻师问道,没出路的闭门苦读,也不太去县学的原因。
只是对已经考中秀才的人来讲,县学去与不去皆无所谓,但是对于只差一点就可考中秀才的童生来讲,县学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至少他们可以与秀才这一层次的人相交、讨论学问,增长人脉;也可以在每年的岁考中摸清楚一些基本的考试规律和走向;更甚者可以接触到教谕,若能走上关系,对其下一次的科考也是相当有助力。
a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title="科举文"target="_nk"gt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