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人赫然是那个黄字十七号,也就是坐在林清对面的那个县案首!
郑光就说站在他前面的这个小少年看着背影这么眼熟呢!原来就是坐在他对面那个死爱干净的小子!
“呦呵,看来你也过了啊!我叫郑光,你叫什么名字?”郑光想想自己也是连考了三次才考中了一个县案首,这小子才这么点大就过了县试,倒让一向自视甚高的郑光有些刮目相看。
“我叫林清,林家村人,这是我父亲。”林清忽略掉肩膀上的疼痛,礼貌地给郑光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和林三牛后,就准备转过身去继续安静等待。
谁知这个郑光却是一个自来熟,絮絮叨叨地和林清攀谈了起来:“诶,你知道吗?这次府试估计要比往年还要难上一些,听说要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题,第二场考经义,第三场试帖诗。你有没有把握?”
林清听完一愣,之前周文彬和荀夫子都和他说,府试考三场,但是基本上和县试的头三场差不多,没想到这郑光却言之凿凿地说今年考的不一样!
见林清眼神明显带着些不信,郑光不满了:“嗨!我是看你顺眼才告诉你小子的,不怕告诉你,我大伯可是领礼部郎中之职的!”说到他大伯官职的时候,郑光的声音有些低了下去。
郑光今年一十七岁,正是有些中二叛逆的时候,脑子非常聪明,家中也是官宦世家,除了他拿出来炫的大伯,甚至他父亲也是朝中四品官员,外祖父更是曾经官拜太子太傅一职。他是他们长房一脉的长子嫡孙,请了不少有名望的先生到府中专门教导他学习,可惜偏偏正事不干,在京城的时候拉着一伙勋贵家的纨绔子弟整日里斗鸡走狗,气得他父亲将他赶到河西镇老家,闭门思过,不考上秀才就不让他回京!
前面几次郑光还不当回事,到了河西镇更好,凭着他的家世都能在河西镇横着走,故而也没把考功名的事情放在心上,连考三年,年年落第,京中除了每月里按时送来月例,更是对他不闻不问,这才心里着急了起来,这次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秀才功名给纳入囊中,回去给那老头看看,没有老子照着,他郑光依旧是条好汉!
林清心道,难怪这人和周围人气质上感觉格格不入,说他豪爽洒脱,但是隐隐中又带着矜贵;说他不拘小节,全身上下却又无一不精巧雅致,就连长袍上的一枚玉坠,也是通体洁白莹润,一看就不是凡物。若是家中有所依仗,京中有靠山,那倒是也说得通为何他如此了解今年府试的考题模式,毕竟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a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title="科举文"target="_nk"gt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