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其他类型>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第八十五章 朔北钱庄初立,宝钞暗藏玄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五章 朔北钱庄初立,宝钞暗藏玄机(1 / 2)

朔北的风总带着砂砾的粗粝,可今日吹过将军府书房窗棂时,竟裹着几分暖意。黄玉卿指尖捻着一张刚裁好的桑皮纸,纸上匀匀涂着一层细白的石粉,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桌案上摊着密密麻麻的账册,从酒坊的月度营收,到牧场的牛羊存栏,再到西域商队的香料订单,每一笔都用朱笔标注得清晰明了,只是那堆积如山的银锭账,看得她眉梢微微蹙起。

“夫人,库房又清出三箱碎银,铸银锭的工匠说,再这么熔铸下去,损耗都快赶上一成了。”贴身丫鬟青禾捧着一本账册进来,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还有西域来的胡商,非要用波斯金币结算,账房先生换算来换算去,错了两回,差点跟人吵起来。”

黄玉卿放下桑皮纸,指尖在账册上轻轻敲了敲。她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朔北的财富像滚雪球似的越积越多,从最初的肉包子换信任,到如今烈酒、肉干、毛皮远销中原西域,银子流水般涌进来,可流通和存储却成了大难题。碎银熔铸损耗大,金银兑换没个准头,商队带着沉甸甸的银锭赶路,不仅招贼,遇上边境关卡还要反复查验,耽搁行程不说,还容易暴露家底。

“我记得上个月让你找的老纸匠,找到了吗?”黄玉卿抬眼问,目光落在窗外。书房外的庭院里,萧劲衍正陪着萧明轩摆弄沙盘,念安踮着脚凑在旁边,小手点着沙盘上的山脉,不知在说些什么。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暖融融的,让她紧绷的心思稍稍松了些。

“找到了,是从江南逃难来的老手艺人,祖上就是给官府造过文书纸的。”青禾连忙点头,“他说夫人要的‘不透水、撕不烂、还能映出花纹’的纸,他能造,就是得用桑皮、楮树混合着麻纤维,还要加些特殊的药汁,就是……”

“就是成本高?”黄玉卿接过话头,嘴角勾出一抹浅笑。她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一个紫檀木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枚巴掌大的羊脂玉印,印面上刻着繁复的云纹,中间是“朔北宝钞”四个篆字,边角还藏着极小的“黄”“萧”二字的暗纹——这是她前几日特意让最好的玉匠雕的,连萧劲衍都只知她在做“新文书”,没说这印的真正用处。

“成本高也得造。”黄玉卿把玉印放在桌上,烛火照在玉印上,纹路里仿佛流动着光,“你去告诉老纸匠,用料尽管往好里来,工钱加倍,只是有一条——造纸的方子,还有他本人,都得住在府里的偏院,没我的允许,不许跟外人接触。”

青禾心里一惊,瞬间明白了什么,压低声音问:“夫人,您是想……像朝廷的交子那样,用纸片当银子用?”

“是,也不是。”黄玉卿拿起一支狼毫笔,在桑皮纸上轻轻描了几笔,画出简单的钱串图案,“朝廷的交子倒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银子和实物当底子,印得越多越不值钱。咱们的‘朔北宝钞’,每一张都得有对应的储备——要么是银锭,要么是粮食、药材、甚至是酒坊的存酒。拿着宝钞,随时能到咱们的钱庄兑银子,也能直接买咱们朔北的东西,这样才有人信。”

她顿了顿,指尖划过纸上的钱串,眼神沉了沉:“而且,这宝钞上得有旁人仿不来的记号。除了这玉印的暗纹,我还想在纸里掺些只有空间里才有的‘银丝草’,对着光看能看到细闪,还有……”

话没说完,书房门被轻轻推开,萧劲衍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却没影响他眼底的暖意。他刚在沙盘旁听明轩说“母亲在忙着‘变银子’”,便猜她是在琢磨解决银钱流通的事,特意过来看看。

“在说什么悄悄话?”萧劲衍走到桌旁,目光落在那枚玉印上,瞳孔微微一缩,“朔北宝钞?你想在朔北发行纸币?”

黄玉卿没瞒他,把账册推到他面前:“你看,现在商队带银子去西域,路上要防劫匪,到了地头要算兑换,麻烦不说,还容易被人摸清咱们的底细。要是有了宝钞,商队只需要带几张纸,到了咱们的分号就能兑银子,既安全又方便。而且,咱们的宝钞能买酒、买肉干、买药材,比银子还好用,慢慢的,不仅朔北能用,西域那边也会认。”

萧劲衍拿起玉印,指尖摩挲着上面的暗纹,眉头微蹙:“可这事风险太大。一旦有人仿造,或者百姓觉得宝钞不如银子实在,闹起来就麻烦了。还有,朝廷那边要是知道了,会不会觉得咱们在‘私造货币’,又来找茬?”

“风险我早就想过。”黄玉卿从抽屉里拿出一小撮银白色的草屑,放在纸上,对着光晃了晃,草屑立刻泛出细碎的银光,“这是空间里的银丝草,外面没有,掺在纸里,只有对着太阳才能看到。还有玉印的暗纹,边角的‘黄’‘萧’二字,得用放大镜才能看清,仿造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些门道。”

她抬头看向萧劲衍,眼神坚定:“至于朝廷……咱们先不声张,先在朔北的商队和牧民里用起来。等大家都习惯了,觉得宝钞方便,就算朝廷知道了,也不能轻易废了——难道他们还能让朔北的商队都扛着银子走?而且,咱们可以给少帝递个话,说这是为了方便给朝廷缴纳赋税,减少运银的损耗,他未必会反对。”

萧劲衍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的疑虑渐渐散去。他了解黄玉卿,她做任何事都不会只看眼前,必然有周全的打算。他拿起那张掺了银丝草的桑皮纸,对着光看了看,果然看到细碎的银光,像星星落在纸上。

“好,我信你。”萧劲衍把纸放回桌上,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支持,“需要调兵看守纸匠和印钞的地方吗?还有,钱庄的人选,得找最可靠的人,不能出半点差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