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章(1 / 1)

想要从中央到地方很容易,再想从地方到中央就难了。 以杨清的资历,外放也不过县令起始,又无家世可言,再想往上升不知道要磨多少年! 可能一辈子也就在知府上面挪不动了。 “你说的可是真心话,不会后悔?” 帝王声音陡然严肃了起来,杨清闭了闭眸子,扬声道:“是真心话,不后悔!” 见他态度如此坚决,不似作伪,卫景珩的声音不禁放缓又追问了一句:“你可知翰林清贵,外官苦寒。” “微臣知晓,但微臣科举入仕以横渠四句为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微臣为翰林,则为往圣继绝学,微臣外派为官,则为生民立命,依旧不曾违背臣的本心,所以微臣是自愿的。” 有此一遭,即便是误会,留在京中也定会引起许多流言蜚语,为了不妨碍她,也不妨碍自己,杨清必须这么做,也只能这么做。 话音落下许久,杨清才听得一句:“好,那朕便命你为岭南清水县县令一职,半个月内便去赴任吧。” “退下吧。” “谢主隆恩。” 杨清心中再难受也强撑着再行大礼退下,屋内只剩下主仆二人。 李福海不禁叹道:“陛下,杨清有如此心境,可惜了……” 话说到一半却发现卫景珩面上竟带着笑意? 卫景珩睨了他一眼,反问,“朕是因为这点事就放弃一个好苗子的人?” 大总管霎时间明白了。 帝王转首看向杨清离开的门扉,点了点额角道:“这是贬谪,也是历练和机遇,朕不需要只会读书的人……” 大总管深以为然,就在这时,外头一个小太监趋步进来。 “启禀陛下,太后娘娘请您到寿康宫一叙。” 卫景珩丝毫不意外,他立即起身往外走去。 今日的事在场的人太多,不可能瞒得住,他也没想瞒住太后,只是不禁有些烦躁,此次少不得又要听母后啰嗦了。 卫景珩不可能更改自己的旨意,他向来言出必行,而且她真的愚蠢至极,他哪里放心让她再管理后宫呢? 谁想他到寿康宫竟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甫一进殿就看到了一桌子膳点。 太后也难得温柔地招呼他过来用膳,“在宴会上只喝了酒吧,你这孩子,不知道吃点东西垫一垫。” 卫景珩觉得非常不适应,没撑多久就率先挑破了窗户纸。 “母后不劝朕改变主意吗?” 太后放下勺子,抬眸看了他一眼,“为什么要劝?” 这倒叫他看不懂了,“母后不觉得朕做的太过了吗?” 却听太后慢悠悠道:“她丢了你的脸面,你罚她是应该的。” “即便真有妃嫔与外男私通,她这个做皇后的也应该把这件事捂死,而不是大庭广众之下闹出来,为了一己私欲,不顾皇家颜面,如何就过了?” 第97章 虞亦芙也有求助她的时候了 太后就是喜欢看卫景珩这吃惊的表情,她叫方嬷嬷给他盛了一碗粥,反问道:“难道哀家说的不对么?” 帝王哑然,而后点头。 确实如此,皇后若是有脑子即便是要用这招致使某位妃嫔失宠也应当捂在小范围之内,而不是在宴会上大张旗鼓,弄的所有人都知道。 诚然爆出去让所有人知道,他这个帝王便不可能包庇和轻拿轻放,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件事是真的,而不是皇后的欲加之罪。 “哀家早就说过她不是做皇后的料子,若是只做个王妃也就罢了,偏你最后登上了这个位置……” 太后想到皇后当年刚嫁给卫景珩的时候,那会每次进宫都必定是要去先皇后宫中,再来她这里的,虽然这是礼数,但她显然在先皇后那里坐得更久,倒是不知道谁亲谁疏了。 “那朕现在怎么办?废后?” 听他轻而易举地说出这个词,太后一时也有些愣怔,而后惊道: “你说什么呢?既然你对外说是一场误会,那她便没犯什么大错,若是废后,前朝那些大臣岂能同意?” 这句话虽然是不赞同的意思,却也透露了她心底的意思,太后没有自己反对,只是碍于前朝的想法。 “再者你废掉她,那又要乱起来了,这空出来的后位可是谁都想要。” 历朝历代为了皇后之位搞出来的祸事还少吗? “朕可以……” 卫景珩刚说了几个字便觉得不妥,他闭了嘴,太后却已经隐约察觉了他的想法。 “你若想立某人为后,前朝的阻力怕是更大。” 卫景珩默然,其实他也只是刚有某个模糊的想法,所以他下意识地保住了皇后,却不想母亲早已洞悉了一切,他不禁用手掩了掩唇,轻咳了两声。 “这些尚且八字还没一撇呢。” 听到这句从儿子的嘴里说出来,太后嘴角抽了抽,舀了一勺粥到嘴里才忍住了翻白眼。 八字怎么没一撇?人都当上嫔位娘娘了,还想要怎么撇呢?生下皇嗣再撇? 不过太后倒也算高兴,咽下粥道:“没想到你这个时候倒是谨慎了,亏哀家还怕你冲动。” 卫景珩看母亲吃的香,也开始动碗里的粥,他边搅边道:“总是要小心些,朕这次的步子也还是迈得大了些。” 他原本想着压着她位份,旁人就会少对她动些心思,奈何即使这样,皇后也耐不住性子。 既然如此,那不如杀鸡儆猴,也不再遮掩,就叫所有人都知道他对她的宠爱,或许这样还能忌惮几分。 “哀家觉得还好,皇后她能当个花架子就已经是你宽容大度了,只希望她能老实些,别把那为数不多的情分都消耗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