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鉴芳年> 第二十九章 风闻小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 风闻小报(2 / 2)

赵甲进来之后,豆蔻便出去门外头守着。

寒暄毕,赵甲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个簿子来,一五一十向雷鸢报账:“这是上次的结余,扣掉买消息的两千两,还有各处工钱料钱,一共剩下三千四百七十两。”

“我只拿走一千五百两,雷鸢说,“剩下的钱存在你那里,用来买消息和别的费用。”

“那也用不了这么多,至少还有二三百两的富余。”赵甲忙说。

“那就给下头的人分了吧!谁家人口多、有病人或是什么别的事,都额外多给些。要他们不为生计发愁,也好专心做事。”雷鸢向来大方,“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留下来的,轻易不要有什么变动。”

京城里除了进奏院出的邸报,更受人欢迎的是透消息又快又早的民间小报(北宋年间就已经有小报了,而且就叫小报)。

很多外地的大员专门派人定期到京城来搜罗小报,因为进奏院的邸报往往要积压好几月才发出来,等拿到手里黄花菜都凉了。

谁也不知道,雷鸢是《风闻》小报的幕后掌柜。这小报已经出了有几年了,但也是近二年才红火起来,且风头越来越盛。

“我知道了,四姑娘。”赵甲点头,“那咱们就再商量商量下一期都刊些什么。”

“好,赵大叔,你且说说这些日子又买到了什么消息?”雷鸢并不看那账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她不能事必躬亲,许多事都要托付给赵甲,别的不说,至少当面的时候她要让赵甲感受到自己是充分信任他的。

“襄阳王的墓被盗了,连墓里头的金缕玉衣都被扯碎了,抽出了里头的金丝拿出来卖,”赵甲说,“这可是大事,不过一旦印出来一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是谁干的?”雷鸢问,“听着不像是那几个恶少所为,他们虽然盗墓却不坏尸身。扯了金线去卖的,必是专做贼的。”

“这个还说不准。”赵甲道,“只知道墓的确实被盗了。”

“这个眼下还不能刊,”雷鸢垂下眼帘摇头,“咱们自己知道就好了。”

“光是买这个消息就花了五百两。”赵甲忍不住解释道,“虽然我也知道多半是不能刊出来的。”

“咱们的《风闻》之所以卖的好,就是因为不吝花重金买消息。”雷鸢一笑,“纵然有些消息换不来现钱,可该花的还是得花,这和千金买马骨的故事一样。”

“还有从登州走水路进京的运粮船在月石河失了火,因风大,牵三挂四一共烧了八条,损失了上万斤粮食。”赵甲接着说,“卖消息的人说是因为押运官在船上喝花酒,不慎打翻了灯烛。”

“这事派人再去打听打听,确实了,再刊出来。”雷鸢说,“到底如其所说,还是另有隐情,切莫弄差了。”

“好,”赵甲点头,“还有,前豫州知州陈殿虎被抄家,查抄的家产清点完毕已经押往京都,可是数目却不大对……”

“莫非有人监守自盗?”雷鸢问,“我记得前去奉命抄家的是郁苗?”

“是他,郁家人功勋大,又是太后信得过的人……”赵甲欲言又止。

“陈殿虎在做官之前,从他祖父辈便是一方巨贾,他做官之后也没少贪墨,否则又何至于被革职抄家?不如就这样,干脆刊一张单子,列上一些陈家的宝贝,数目别太多也别太少,就一百件左右好了。我想郁苗见了那些好东西,一定会藏匿起来一部分。咱们列的单子里终归是有的,他少不得要吐出来一些。”雷鸢笑的像个小狐狸,“也别叫他吃得太肥了。”

“这如此一来不就是得罪了郁家吗?他们家的人可都不是好惹的。”赵甲不由得担心。

“便是得罪也有限,”雷鸢轻描淡写,“别忘了咱们手上还握着他们更大的把柄呢!咱们做《风闻》的初衷,也不过是要那些显贵们切莫太过贪酷,有所忌惮。郁家算是乙酉四大功臣里最作威作福的了,该被敲打敲打。”

“是了,那就依姑娘的意思办。”赵甲点头。

“徐勉要一直盯着,还有菅良子一家,入宫前的情形也要尽量打探清楚。”雷鸢又说,“我想知道。”

赵甲也不深问,只说知道了。

两个人商议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定下来下一次《风闻》上要刊印的全部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