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第4章 王红卫一脑门子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王红卫一脑门子汗(1 / 2)

这一刻,曹忠有种自己是奔波儿灞的既视感。

惊动中宣?

这也太刺激了!

崔新琴看着曹忠愣了下,解释道,“你这电影,不是常规项目。这算是‘重点类型重点题材’。”

她斟酌了下语句,

“其中涉及到的东西,就算我也说不特别清楚,但是大概能猜得到。最起码中宣啊,外交啊,这几个部门的联合审查是必然的。”

曹忠愣了一下,

他确实没想到这种电影会这么困难。

至于吗?

“老师,是因为这个事件吗?历史课本上不都是学过的吗?”

曹忠不解。

前世他虽然最后混入了文娱圈,但是很多细节,终究是不清楚的。

他也不研究政策系的东西。

“倒不是说针对某个具体事件。怎么说呢,有些基础常识,表演系虽然不教,但是导演系还是很清楚的,如果你实在感兴趣,可以旁听一下他们的课。

比如说涉及到历史事件,宗门,外交等一些领域上的剧本,一直都很敏感。

因为涉及到国际关系,民族创伤,信仰之类的东西,很容易就出现一些意外状况的发生,所以得避免。”

她边说,边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个字,搜出了一个网页,招呼曹忠过来。

“你看,这是11月23日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管理的通知》,

此后一些敏感电影选题立项,剧本审查和完成篇内容审查需要三个环节的管理。

而你这个剧本,大概算是首当其冲的那种。”

指着电脑上的网页链接,崔新琴解释道。

转念,她又觉得自己给曹忠这孩子施加了不小压力,觉得得稍微委婉点,于是笑了笑,

“不过剧本我觉得还是很成熟的,而且叙事策略很聪明,切口很小,通过的概率应该比其他的要大吧。

我可以给咱们导演系主任王红卫老师看看,让他给咱学校那几个大导递一下,如果有谁想拍的话,还是能卖出去的。我感觉十几二十万应该不成问题。”

毕竟这孩子,如此努力写了个剧本,总不好打消积极性。

说到这,崔新琴感觉与有荣焉。

编剧这个行当,目前卖剧本的钱的确不多,新手编剧,能卖个三十万都是顶天了。

所以自己班里的学生如果真能几十万卖出去个剧本,万一真被大导演看重拍摄,她脸上还是有光的。

“老师,如果我想自己拍呢?”

而曹忠却没有在乎这二十万的诱惑,反而目光真挚,问出了一句崔新琴死活没想到的话来。

“你…拍?”

崔新琴听到这句话,感觉自己听错了,脑子里闪过一连串的问号。

她目光上下探寻了下,带着几分劝诫,

“拍电影的拍可不是拍脑门的拍,上面立项的时候,一句‘导演资历不足’就能给你卡死了。

而且话说回来,你会拍电影?”

她好奇。

“我会。”

崔新琴这下哑巴了,沉默了好一会儿。

曹忠斩钉截铁的说我会,给崔新琴整不会了。

她眼中闪过了一丝惊讶,心头一跳,生出些荒谬的情绪。

学生都带了一年多了,哪个学生到底有几瓣蒜,崔新琴不可能不清楚。

曹忠之前也很努力,身上的优点也不少,比如摄影好看,长得帅,美术功底不错,现在看,也会写剧本,而且写的挺好。

整个班级里,抛出杨蜜,曹忠的确是最容易成功的那个。

但是这些都不等于会拍电影,会当导演。

至少曹忠刚才这个回答,在她看来就有点装蒜了。

半瓶醋都不敢说自己会,何况曹忠还是个菜鸟。

崔新琴双眼微眯,刚才因为剧本对曹忠产生的爱护和好感,这时候稍微有点拉平。

她能理解学生心比天高,但是却不赞许,

也非常不喜欢学生没有自知之明。

带了这么多年的表演系本科班,她知道有些学生就是沉淀不下来,

比如之前她的那些学生,大三就准备去接一些女主啊,男主的戏,总是以为自己是陈昆,是黄小明,是刘一菲,是杨蜜…

她见得多了。

殊不知没什么人脉,也没资源,最后通常都会被摔得很惨。

还不如在校好好磨砺自己。

但说回来,那些学生,好歹还是专业领域内的心比天高。

这曹忠更厉害了,竟然想着直接跨行当导演去了?!

这可怎么评价?

崔新琴的手指无意识的敲击着桌面,办公室当中有一种诡异的寂静,只有敲击桌面的哒哒声。

“你要知道……”

崔新琴还是决定再劝一下,

当老师的,总不至于看着学生走上一条很难成功的道路。

“导演不是这么好当的,剧本把控,我承认你现在是有能力的,写的确实好。

但是团队筹备,拍摄计划,对演员表演的指导,画面的呈现,拍摄节奏的掌控,还有后期剪辑,配乐,整体风格。

包括你最后拍摄出来的东西,能否过了审核,中间有太多的困难了。

我没别的意思,也不是非逼着你把剧本卖了……就是,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如果实在喜欢,可以挑个角色嘛,比如这个男主角,你可以考虑考虑自己。作为编剧,话语权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给你演,大不了就不卖他。”

崔新琴可谓是苦口婆心。

其实作为过来人,她是真心为曹忠好。

她从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师资班一直到留校任教,参演了多部作品。

也曾想过当导演。

她也真的导演过两部电视剧,《有这样一位厂长》、《亲人》剧本她其实觉得挺好,但反响寥寥,纯纯无用功,还亏了钱。

后来导演了一部话剧,上了央视。这部话剧,就是曹忠,杨蜜独幕戏选的《北京人》。

但在那之后,她再也不碰导演这个行当,差不多八年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