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65 香得冒泡(1 / 2)

565

江南的语速平稳逻辑清晰,把自己基于论文核心思想整理出猜想娓娓道来,其中涉及的概念不仅包括前沿的拓扑物理、强关联电子系统,还巧妙联系到了凝聚态物理中经典的输运理论。

这正是他根据清大喜欢开放性答题方向这一点特意引申出来的。

龙老和孟良艺原本只是抱着“查漏补缺”的心态过来,但在听到江南提出的这个问题时,两人几乎是同时满眼惊讶得坐直了身体。

江南说的哪里是一个备考研究生的本科生该思考的问题深度?

只有他们这样的内行大牛才知道,江南阐述方向几乎精准地指向了当前该领域几个最活跃的研究小组正在尝试突破的难点!甚至其中一个思路隐隐触及了孟良艺自己课题组最近在讨论的一个尚未公开的课题雏形。

江南是不可能知道这些内幕的。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仅凭公开的文献、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惊人的物理直觉,居然独立推导出了这个领域研究的最前沿脉搏!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和狂喜!

时隔几个月,江南的学术触觉和进步速度简直一日千里,也许他远比他们以为的更加优秀!

龙老浑浊的瞳孔中瞬间爆发出灼热的光彩,他身体前倾语速飞快:“这个切入点非常有意思!拓扑边界态对无序的鲁棒性,说说看,你怎么把强关联效应耦合进去的?具体模型怎么构建的?表面态的Berry曲率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有没有考虑自旋轨道耦合导致的能带扭曲带来的影响?”

一连串极其专业刁钻的问题连珠炮一样砸向江南,每一个都直指问题核心,对一个本科生来说这显然太过深奥。

但龙老不觉得,他甚至兴奋得紧盯江南,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江南的极限在哪里。

孟良艺也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锁在江南脸上。

江南深吸一口气,不仅没紧张反而因为碰到了真正能激发思考的挑战越发亢奋。

他直接拿起水性笔转身在旁边的白板上快速书写起来,一边写一边条理清晰得阐述,脑海中无数复杂的推导公式和理论交织:

“模型构建我是基于改进的Hubbard模型,引入非均匀无序势。这里Berry曲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变有效磁场,影响载流子的运动轨迹。自旋轨道耦合的能带扭曲,我考虑用k·p微扰理论进行修正,它的主要影响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他写得飞快,像背诵一般流畅得写出复杂的公式和清晰的物理图像。龙老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也都给出了经过深思熟虑有理有据的回答,甚至某些点上的见解让龙老这个站在学术最前沿的院士都感到眼前一亮。

龙老越问越心惊,越听越兴奋,两个眼睛像深夜的探照灯一样盯着江南闪闪发光。

最后直接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妙!妙啊!这个修正因子加得恰到好处!对能隙的估计虽然粗糙了点但方向完全正确!天才!你简直是物理系的天才!”龙老看向江南的目光已经从最初的惜才变成了毫不掩饰的惊叹和狂热,就像正看着一块资质绝佳关键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的璞玉在自己面前即将绽放!

孟良艺在一旁叹为观止。

她看着白板上那整整一面流畅的推导,再看江南在两位院士的轰炸下依旧从容不迫思维敏捷的模样,心中逐渐浮现一个气息的念头。

江南未来能达到的高度恐怕会远远超出她的想象,甚至比她本人高得多。至少她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时,都未必能达到现在江南的思维深度。

更可怕的是,现在他才二十来岁,还有几十年的进步空间。怪不得之前德国方面会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不惜用那样下作的手段来对付他。恐怕他们早就看出了,江南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跟他们对抗的中坚力量!

在打开的门缝外,本想看看自己要不要帮忙的吴风止彻底僵在了原地,脑门上甚至冒出了点细汗。

刚才龙老故意考察或者说引导的讨论方向和江南的回答他都听了,内容高深深邃的别说是考研真题试卷了,简直能扩展出来写篇专业论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