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2章 星界航天(2 / 2)

群星科技搞航天,不缺资金。

有资金就能有人才,有人才就能有技术。

因此,群星科技只缺政策的支持。

这三件事里,信很容易写,报告很容易起草。

难度最高的是王诩能否见到想见的那个人,以及见到之后能否说服对方,获得支持。

这一回,王诩没有动用徐雪菲这条线的人脉。

而是“老老实实”地通过集团政府关系部自建的渠道,通过正规流程,向那位提交见面申请。

好在群星王总还是有点面子的。

三周后,那位同意了王诩的见面申请,百忙当中挤了20分钟出来,接见王诩。

也就是这个消息没有,也不能在外界流通。

否则传出去,王诩肯定会引来一片羡慕嫉妒恨。

商界中人,能被那位单独接见20分钟的待遇,可不是谁都能有。

怀着稍有些忐忑的心情,王诩在两会开始五天前便低调进京。

然后经过极其严密的安保审核,来到了一个不宜与外人道哉的地方,见到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人物。

20分钟的时间看起来不短,实则会过得非常快。

王诩不敢废话,言简意赅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并直接不做作地说出了自己想要获得的支持。

那位听完王诩的汇报和申请,没有当场表态,只是勉励了一番王诩,让王诩再接再厉,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这次接见至此便结束了。

没有当场获得那位的支持,王诩也不着急,更不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失败了。

事缓则圆。

很多事情急不来。

因此,王诩一边耐心等待后续,一边正常参加两会,不显任何异样。

社会各界则将注意力放在了两会上,放在各个代表的提案上。

对于今年增选为代表的群星王总,会提出怎样的提案,媒体、群众和商界都非常关注。

许多群体更是无比期待,群星王总是否会借着两会这般重要的时机,做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举措。

然而这些群体最后失望了。

王总提出的提案,竟然和千度的李罗宾类似,都是建议政府放开航天产业的准入门槛,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

“群星王总也不接地气了吗?”

一时间,这个疑问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开来。

在某些有心人的推动下,略有些恐慌的情绪悄然形成。

希望群星王总继续关注底层、帮助改善民生的请愿活动也显露出苗头。

这种逻辑,极其类似于“不在乎崛起,只在乎尊严”。

仿佛群星科技不改善民生,而去发展航天,就是对“追星人”、对人民群众的背叛一般!

好在公共关系部及时出手,转移了网友们的关注点。

这才没有让王总和群星科技被广大群众改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朴素期盼给“道德绑架”,将集团今后的发展局限在以衣食住行作代表的民生行业。

否则,群星科技集团以后还要不要发展目标是星辰大海的高科技了?

好人,不该被枪指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