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宁扫了眼,基本都是熟人。
国公爷爷穿着一身素服,站在左侧上首。
威远将军林福站在爷爷身边,同样穿着一身素服。
禁军大统领韩云峰站在右侧,一身金甲胄,威风凛凛。
旁边是禁军副统领红月,身穿银甲,乌发高束,英姿飒爽。
另外还有禁军副统领徐明,京都总兵张青,城卫司、京都守备、参将、都卫等,一共有十多人。
两人进来后,红莲走到上方,站在夏倾月身侧。
“见过陛下……”
韩宁简单地行了一礼。
夏倾月示意,他便站到一侧等着。
召集这么多将领,这是要点将出征了。
还有人要来?
他扫了一眼,想不出来还要等谁。
不一会,人来了。
来了三个人,一名老者,一名中年人,一名年轻人。
老者七旬左右,身穿灰袍,满头花白,一道剑痕穿过了左眼,虽然戴着一只眼罩,但伤疤很长,从眼罩上下延伸至眉骨和脸颊,看上去十分骇人。
韩宁愣了一下,很快便想起了独眼老者的身份,铁骨将军杨泰兴。
杨泰兴是位老将军,比国公爷爷大了十几岁,在国公爷爷出山之前,一直都是杨泰兴镇守北境,他的左眼便是被蛮王一剑刺瞎的……
据说这老头儿性格刚猛,铁骨铮铮,所以便有了铁骨将军的称号。
因为年事已高,杨泰兴很多年前就退休养老了……
韩宁有些疑惑,看向另外两人。
中年人身高八尺,鬓角布满霜色,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
年轻人二十出头,皮肤白皙,五官棱角分明,双目寒星,身穿银甲,气势不凡。
这两人他都不认识,但年轻人跟中年人长得很像,明显是父子。
福伯小声给他介绍了一下。
中年人叫杨蒙,是杨泰兴的三子,一直在镇守东海郡,刚被调回来。
杨蒙随父征战多年,在东海抗击海盗屡建奇功,精通兵法,是国公爷爷建议将他调回来,帮助陛下讨伐西州的。
年轻人是杨蒙的儿子,名叫杨陵,一直随父在东海郡镇守,是名小将。
“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泰兴、杨蒙、杨陵三人走进大殿,立刻跪拜行礼。
“杨老将军,少将军,不必多礼……”
夏倾月立刻抬了抬手,让三人起身。
年轻小将杨陵一抬眼,看着冷艳高贵,倾国倾城的女帝,眼中闪烁着无法掩饰的爱慕之色。
“老将军,好久不见!”
国公爷爷和福伯都很恭敬地抱拳打招呼。
“国公大人、林将军……”
杨泰兴爽朗地笑着回礼。
面对国公,杨泰兴的笑容中露出一股不服输的倔强。
当年他因为受重伤退了下来,才有了韩禹后来打退蛮王的成就,如果那一战他没有受伤,今日位列国公的或许便是自己。
那一战被蛮王打伤,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双方寒暄了几句后开始讨论正事。
主要就是选拔将领。
女帝御驾亲征,主帅自然是女帝本人,将领人选很快便确定下来。
左路将军,由镇东将军杨蒙担任。
右路将军:由京都总兵张青担任。
中路将军:禁军大统领韩云峰担任。
帐前将军:第一侍女红莲担任。
确立了几名重要的将领后,还剩下先锋将未定。
杨蒙突然抱拳道:“陛下,小儿杨陵精通兵法,十五岁便随我抗击海盗,已在营中历练五载,历经大小数十战,无一败绩,臣举贤不避亲,推荐小儿杨陵为先锋将。”
杨陵立刻跪了下去,“臣愿披坚执锐,为陛下叩关破垒,为陛下冲锋陷阵……”
夏倾月打断了杨陵道:“先锋将朕已有人选!”
杨蒙愣了一下,问:“不知是何人?”
夏倾月看向韩宁,“国公之孙,韩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