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郎下山哼着小曲回来,就瞧见那血一滴滴一滴滴的,他还以为是什么受伤的小动物,一拐过去,看见
了倒在那里的钟娘子,裙上有一滩红。
孩子最后是被陆大夫保住的,钟娘子在陆大夫的医馆里住了将两个月,回来的时候瞧见周家一塌糊涂。篱笆墙破破烂烂,屋瓦全部烂了,连门窗都支离破碎。
姜小郎的那两个侄子秉性顽劣,很难管教,那几日姜大郎和姜大嫂也不管他们了,就由得他们坐在周家门口,谁要进去就用弹弓射石子,一打一个准,打得所有人都不敢往周家去。
论起来,周家在青槐乡的家底要比姜家厚一点,附近乡上用的都是他家的草编。
但明宝清进城之后,留下的炭窑和滚碾都交给了姜小郎打理。
姜小郎还兼了一个替乡人买牲口的活计,这也是明宝清替他引荐了兰陵坊的马场才有的。
黑大、黑二他们在垦开的荒田上种了药材,也是靠姜小郎去卖。
钟娘子是个细致人,从陆大夫处买了些牙痛散、保济丸、活络药酒、合胃丹之类方子备着,里正家的娘子有一日闹起牙疼来,就是靠那点牙痛散救下命了!
说起来都是买卖,两边都要挣钱,姜小郎不过是个中人,但人面广一些,赶在寸劲上真是能积德的!
里正自认心也不偏,的确是周大郎有错在先,而且这事真是又丢脸又不地道,嫌弃人家不会生给休了,结果人家改嫁了又怀了,而他自己家里那个却还是没有动静。
且这一回,周大郎的媳妇可不似钟娘子那么憋屈,有钟娘子给她做了明证,可不是她不会生!
周大郎被媳妇逼着去钟家低了头,虽是吃了闭门羹,但起码是个认错的表现。
周大郎的媳妇是个苦出身,也是聪明人,抹得开面子,知道这件事若摆不平,周家没法在青槐乡上待了。
后来又自己陆续提着礼去了几次,替莽撞的周大郎认错,替刻薄的周老娘道歉,连着狠狠将大小姑子都骂了一顿,骂到最后,一句比一句狠,听得姜大嫂头皮都发麻,反而给她倒了口水,让她消消气。
周家至此就是她当家了。
姜小郎不管这个,周家是谁当家都好,休想从他这里再得一分好脸色。
明宝清也去陆大夫处见了见钟娘子,她丰腴了不少,气色很好,正坐在太阳里同陆大夫一道翻晒药材。
明宝清想起杜二郎听了卫大嫂挑唆后,偷上门来的那个夜,钟娘子听见响动要周大郎来瞧瞧,在夜风里,她又怕又好奇地依在周大郎身边,扬声问她们怎么了。
那时的钟娘子恐怕想不到后面还有这样的波折等着她,可谁又能想到呢?
明宝清难道就能想到,她与严观会有这样的情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