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第七个快递盒时,又有一张照片爬上热榜第一。
照片拍摄于当天下午,一场节目活动之后。
画质十分模糊,像是被放大多倍截取出来的画面,隐隐拍出三个人影,喻希挥拳,似乎和阮砚山起了严重冲突,一个男生挡在阮砚山之前。
【阮砚山和喻希?还有一个是谁,不认识。】
【好像是叫纪睿鸥的小演员吧?】
【他……为什么被阮砚山搂着?】
【喻希这个姿势,是和阮砚山起冲突了吧?】
【不是,什么冲突能够当众打人?】
【不要啊!我还在磕cp,喻希可千万不要塌房啊!】
【不是,他们为什么会打起来啊?】
“你这不是在抹黑自己么?”王辉实在不理解喻希的做法。
聊拍摄手法、镜头语言他能说出很多,可要真提到公众啊、舆论啊,王辉当真只觉头晕,否则当初也不会被阮砚山压得死死的。
“不算抹黑,是造瓜。”易辰替喻希解释,“吃瓜多有意思,有瓜发生,会有人去挖为什么发生这件事,这件事会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易辰:“最重要的一点,是吃瓜时,你不能否认,你内心深处,会带着幸灾乐祸的想法,更趋向有人因为瓜的发生受到惩罚、有人因为瓜的发生遭殃,塌房。”
喻希:“主要是造瓜省钱省时间省精力。”
有些话题需要通过金钱去买推广,买热度,将事情铺开,扩大传播范围,才能引起最大讨论。
瓜不用,一张照片,一段聊天记录截图,就能被人讨论一整天。
越来越多人关注喻希阮砚山起冲突后续,当带有偏爱的主观性言论和吃瓜心态相撞,总会碰出更大的热度。
热度是可以传染的,不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
【我觉得我们鱼鱼老师不会随便打人的!】
【那动作不是在打人还是在干嘛?听说他上周进局子了,自己没点问题能随便进局子?】
【进局子是因为有人往公司寄匿名骚.扰快递好么!喻希是去报案的!不要乱讲,喻希明明是受害者。受害者有罪论退退退!!】
【喻希脾气差不是一天两天了!能当面开怼,现在动手打人对他来说不是很正常的么?不是阮砚山,也迟早会去揍其他人。】
【他脾气差只针对搞事的人!他人多热心啊,刚见每两次的人都会对他伸出援手,只有不断挑事的才会被他怼好么!】
【咦?等一下啊……所以,我突然有个想法。】
【喻希因为收到骚扰快递去报警,和他同阮砚山起冲突这两件事有没有关联?】
【那些骚扰快递……不会是阮砚山寄的吧?】
当出现这一类言论,喻希道:“差不多了,讨论不要闹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