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为师收你,也不全是看在柳老头的面子上。
你县试、府试案首,院试第三,这份才学根基,为师是认可的。
你那份关于蝗灾的策论,务实可行,切中要害,也证明你确有其才。
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为师自认为官,虽不敢说两袖清风,但也从未盘剥百姓,中饱私囊。
我所行之事,皆在规则之内,所求者,不过是为民谋利,为己谋身,为家族谋一份前程罢了。
收你为徒,你便是我崔显正的门生,你我师徒一体,日后将荣辱与共。
为师也希望,他日你能有所成就,不负我今日一番教导。”
王明远听得心潮澎湃,连忙再次起身,郑重道:
“师父教诲,学生铭记肺腑!学生定当谨遵师命,勤勉向学,不负师父与柳教谕厚望!”
崔知府满意地点点头:
“好了,这些道理,你且记在心里。
官场之道,非一日之功,以后慢慢学,慢慢悟。
你如今首要之事,还是安心读书,准备几年后的乡试、会试。
以你的资质和柳老头打下的底子,再加上为师日后点拨,考个进士出身,应当不是难事。
路……还长着呢。”
又说了会话,他见时辰差不多了,便挥了挥手,示意王明远可以离开了,不过突然又像是起来什么说道:
“对了,听柳老头说,你家人近日也都来了府城?
正好,后日为师休沐,刚好举办个正式的拜师礼,不妨带你家人一同来府衙观礼。
为师可要好好邀请一些长安府中的故朋旧友,让他们都见见我这新收的好徒儿!
嗯……顺便再把为师之前送出去的礼,这次也收回来点。
对了,你家中或亲戚旁支,你若信得过的尽可带来,让他们跟这长安城的世家官员刚好混个脸熟,兴许有用呢。
省的日后办事又求到你头上。”
王明远才刚从那股敬佩中回过神,又突然被师父这种“务实”的心态搞得哭笑不得,只能再次深深一揖:
“学生遵命,学生告退。”
他刚走到门口,身后又传来崔知府带着笑意的声音,似乎还夹杂着一丝……自得?
“哦,对了,明远啊。”
这是又要交代什么?
王明远连忙回身:“师父可还有何吩咐?”
崔知府笑眯眯地看着他,手指轻轻点了点自己的脸颊:
“为师收你,还有一个主要原因。
你这孩子,长相俊朗,气度沉稳,颇有几分……嗯,颇有几分为师当年初入仕途时的风采啊!
都是一表人才,俊朗不凡!
果真是有缘啊!”
王明远:“……”
他看着崔知府那张在明暗的灯火下,和前世看过的电影中的“太乙真人”以及电视剧中的“和珅”结合体的样子一般无二的相貌。
他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努力维持着恭敬的表情,低下头,含糊地应了一声:
“……师父过誉了,您当年……定是比我更要俊朗几分的。”
伴随着这位新师父爽朗得意的笑声中,他走出了府衙。
夜风一吹,王明远才感觉内心兴奋的热度稍稍退去。
这位新拜的师父……还真是……嗯,风格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