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哈哈哈,大周> 第13章 美梦泡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美梦泡汤(1 / 2)

睁开眼,郭荣猛地一哆嗦,困意瞬间消散。

只因好大儿正坐在他身边,神情怪异地盯着他。

那小脸似笑非笑,眸子里散出来的目光充满了溺爱,就像是父亲看孩子……

等等!

朕才是他爹啊!

“训儿,你在干什么?”

郭荣连忙坐了起来,诧异地问道。

郭宗训的眸子一亮:“爹爹,午休是不是很舒服?”

郭荣先是一愣,随即笑了笑,但很快又故作严肃道:

“臭小子,记住了,身为帝王,天下的担子可都在我们肩上,所以我们必须励精图治,绝不能一味贪图享受!”

“况且,我们这次是去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

郭宗训挑了挑眉:好家伙,这是真把我当继承人在培养啊!

老爹啊老爹,励精图治的事就交给你了,咱就老老实实当个不作妖的“皇二代”,不舒服得很吗?

上辈子都没当成富二代、官二代,哪怕是个星二代也没当成,只能当个农二代!

这辈子好不容易当了个“皇二代”,你还要我发粪涂墙?

我现在只求老爹你能躲过接下来的那一劫,别让赵大偷塔就行了!

于是恭敬地说道:“孩儿谨记爹爹教诲,日后一定多向爹爹您学习,万事以天下为重,绝不贪图享受,争取多帮您分忧……”

郭荣点点头,刚要开口却发现好大儿又开始帮自己捶肩,心中顿时暖成裹紧的羊毛毯,沉甸甸的温柔裹着全身,连呼吸都带着暖融融的气息。

他实在不好再训导好大儿了,这么乖的孩子,而且还是神童,不能太苛责了!

但该说不说,这几年,还从未睡过如此舒适的午觉,连脑子都轻松了不少。

“训儿,虽然拜你母后所赐,让你无师自通,甚至可以说是天纵……”

说到此,郭荣顿了顿:

“但你切不可骄傲自满,说来说去,你之前所展现的不过是一些小聪明罢了!”

“咳咳……”

郭荣抬手往嘴边凑了凑,伴着两声轻咳,目光转向了别处。

男孩不能太捧着,得适当打击打击!

虽然朕想不到你的那些“小聪明”,但朕是你爹!

于是,他强迫自己愈发严肃起来:

“真正的大智慧还是需要不断学习和磨炼的……”

不料,郭宗训直接抢过话头:“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荀子说‘学不可以已’韩愈有诗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想父皇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郭荣皱了皱眉!

一方面,他惊喜于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好大儿是个名副其实的天才,就像个宝库,越深入,发现好大儿知道的越多!

另一方面,他又莫名地有些郁闷:这臭小子还在老子面前显摆上了?

可他刚要开口,郭宗训再次说道:“爹爹乃我大周帝王,即便诸事繁杂,却从未停止过学习,正说明‘天子乃万民之表,学不可辍’!”

“爹爹放心,身为您和娘亲的孩子,孩儿一定以爹爹您为榜样,戒骄戒躁、努力学习!”

不管是面对领导还是面对父亲抑或是女友,该立Flag的时候,绝不能含糊。

还得好好夸一夸对方!

不然等待自己的就是无休无止的“教训”!

果然,郭荣满肚子的教导都被郭宗训堵了回去,但今日他的心情已经是自从金玉去世以来最好的一天,所以也丝毫不在意。

“好了,言归正传!”

“父皇想尽快请老师好好教导你。”

“皇子行营都监的人选是你自己挑的。”

“那老师你是要自己挑,还是父皇给你指派?”

郭荣这句话直接让郭宗训愣了愣:“爹爹您觉得呢?”

郭荣突然伸手抓住了郭宗训的手,将他拉到面前坐下,语重心长地说道:

“训儿,身为朕的长子,你这么小就知道要培养自己的心腹班底,父皇很欣慰!”

“但你终究年纪太小了,父皇还是担心你会为他人所欺骗。”

“你可知择师不慎,或者稍有行差踏错,特别是在你成长的阶段,日后定会害了你!”

“就像小树苗一样,一旦弯,就再也直不起来了!”

郭宗训愣了愣:

弯了?

直不起来了?

额,我很直,一直都很直,铁定弯不了……

郭荣继续道:“要不就从三位宰相中挑一个给你当老师吧?”

“他们三人无论人品还是能力,都是万里挑一的……”

郭宗训心中不由地有些感动:

老爹果然支持自己组建心腹班底,甚至还想让宰相给自己当老师!

既然如此,那自己怎能浪费父皇的一片好心?

这心腹班底是越早建立越好!

于是,他正色道:“爹爹,这三人都是我大周的宰相,如今又是内阁成员,要协助父皇处理政务,只怕他们分身乏术啊!”

郭荣笑了笑:“无妨,教导你的时间总还是有的!”

郭宗训皱了皱眉:

我的好父亲啊,我是担心他们没时间吗?

我是担心他们三人和老爹你一样,太相信赵匡胤了!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绝大部分文臣只能向现实低头,转投赵匡胤。

这可以理解!

三大宰相虽然都被迫低头了,但那王溥却是赵匡胤夺位后第一个下跪伏拜的宰相,其影响与性质不言而喻。

而范质、魏仁浦二人,虽然都对大周、对老爹十分忠心,可问题是他们作为宰相,竟然都没能提前发觉赵匡胤的野心!

历史上,有人曾在郭荣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时谏言,说赵匡胤人缘威望太好,不能掌管禁军,可郭荣压根不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