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义愣了愣:“赵书记何出此言?”
赵大也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赵普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道:“不管梁王是不是神童,但陛下肯定是乐见其成的。”
说到此,他抬眼看向赵大,转而问道:“明公,你确定梁王不喜您?”
赵大点点头:“虽然只是一种感觉,但我很确定。”
“特别是他和陛下说我应该替陛下沙场冲锋,我总觉得梁王别有用意……”
突然,赵匡义拍案而起,怒道:“笑话!”
“兄长乃堂堂殿前都指挥使,怎能沙场冲锋……”
见赵大瞪了自己一眼,他又乖乖坐了下来:
“兄长无须多虑,正所谓童言无忌,梁王年幼,影响不了兄长建功立业的……”
赵普打断道:“非也!”
“梁王虽六岁,可今日之表现已然博得陛下欢心。”
“设立皇子行营也说明陛下真的打算好好培养他。”
“如果梁王能延续今日之表现,继续赢得陛下欢心,日后他对明公的态度,将很有可能会影响陛下……”
赵匡义笑着打断:“赵书记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
“父亲喜爱儿子乃天经地义,但陛下怎可能不分轻重,因六岁稚子而改变对朝堂重臣的态度?”
“更何况兄长对陛下一向忠心耿耿……”
赵普叹了口气,无奈摇头:“善谋者,必察于未萌!”
“衙内万不可因梁王年幼而大意!”
“更莫要轻视稚子!”
“汉昭帝刘弗陵,8岁登基,亲政后稳定政局、调整民生、缓和边疆,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基础。”
“汉和帝刘肇,10岁登基,14岁便能铲除外戚,之后更是开创‘永元之隆’的盛世。”
“特别是汉质帝刘缵,7岁继位,便能当着群臣的面,直指梁冀‘此跋扈将军也’。”
“虽然早逝,但却让梁冀‘跋扈将军’的骂名永远留在了史书上,为后世所唾弃……”
闻言,赵大的眉头不禁皱了皱。
可赵匡义似乎并没有发现兄长的异样,笑道:“赵书记扯远了,那些都是少年天子,梁王这样的稚子,怎能与之相提并论!”
“难不成你们还真相信他是什么神童?简直贻笑大方……”
正说着,赵大又突然喝断道:“闭嘴,不许对梁王不敬!”
赵匡义先是一愣,随即便要开口反驳。
赵普见状连忙抢先说道:“衙内所言其实不无道理,如今正值北伐,且明公乃陛下最信任的武将,就算梁王不喜,在这期间也不会影响陛下对明公的信任与重用。”
“但日后便不得不防了!”
赵匡义不屑道:“小题大做,一稚子有何要防的?”
“赵书记未免太杞人忧天了……”
啪!
赵大突然拍案而起,怒道:“再敢如此态度,信不信我打断你的腿!”
赵匡义吓得一哆嗦,连忙看向赵普,转移话题道:“那依赵书记所言,该当如何?”
见一旁的赵大也看向自己,赵普捋了捋胡须:“还是那句话,明公务必抓住这次机会再进一步!”
“其次,多多向梁王释放善意,如果梁王依旧不喜明公,也可与曹彬多多亲近,此人有君子之风。”
赵大叹了口气:“其他好说,只是再进一步……”
赵匡义也叹息道:“是啊,再往上就是张点检,想坐他的位置谈何容易啊……”
赵普嘴角微微勾起:“正所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明公只需静待时机……”
赵大眉头一紧,连忙说道:“赵书记慎言!”
……
“记住了,以后就这么做!”
“绝不能让父皇吃得太油腻了……”
厨房内,郭宗训尝了尝亲自熬制的蔬菜肉沫粥,点点头,随即又亲手将粥盛入陶瓷罐中,心满意足的端着粥往外走,还不忘带两个水煮蛋。
曹彬连忙拿起碗筷跟了上去。
只留下看着梁王背影的一众御厨,止不住地摇着头:
六岁的梁王教我们这些御厨如何给陛下准备膳食?
唉,真是青龙偃月刀捅屁股——开大眼了!
关键还让陛下吃得那么清淡,这、这不是开玩笑吗?
曹彬对此也十分不解,他三步并两步追上郭宗训,轻声道:“殿下,北伐路途遥远,让陛下吃太清淡了不太好吧?”
郭宗训笑扭头笑了笑,刚要说“你不懂……”
又突然皱起了眉头:
是啊!
自己只想着防止父皇患痈疽,才准备清淡的食物,可问题是父皇真的能接受吗?
自己虽然不懂中医,但之前出于对郭荣死因的好奇,查过痈疽相关的知识。
中医上,痈疽的根本是“体内热毒过盛、气血不畅”。
因此,在饮食上必须忌“燥热”,增“清润”,饮食尽量清淡,减少辛辣、油腻、温补食物,如羊肉、烈酒、胡椒等。
所以,如果父皇真的是死于痈疽,那从现在开始饮食就必须尽量清淡些。
可父皇毕竟是高高在上的大周皇帝,平时肯定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惯了!
现在突然让父皇改变饮食习惯,吃清淡些,只怕他受不了哦!
而且没记错的话,历史上自己这个父皇可是多少有些刚愎的!
之前他不顾王溥等重臣的阻拦,执意带着自己这个六岁的稚子随军北伐,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抛开私心不论,带自己这个六岁的稚子北伐的确不妥。
呸,有啥不妥的!
带上别的稚子不妥,但带上我再妥不过了!
不过,他要是真不听自己的建议,那咋整……
“殿下小心烫着,要不还是属下来端吧?”曹彬再次说道。
闻言,郭宗训刚皱起来的眉头不禁挑了挑,轻声嘀咕道:“嗯,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于是扭头冲曹彬笑道:“曹叔叔,谢谢你,我自己来就行!”
说罢,他加快脚步寻他的父皇去了。
此时的御舱内,郭荣正在案前批阅着奏章,时不时拿起一旁的大饼啃两口,伴着茶水下咽。
可不知为何,他脑海里总是不受控制地浮现出他好大儿的身影。
特别是那双清澈的眼睛,以及与金玉极为相似的那张好看的小脸,怎么都挥不去!
他抬头扫了眼端坐着的三位宰相,意味深长地问道:“三位爱卿,你们觉得梁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