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漪不知道背后的桃夭说了什么。 走出山谷后,却不知道怎么离开这个幻境。 知道几百年后会有人逃荒至此。 苏云漪干脆在四周看看。 她倒是不认为圣尊会想要在这个幻境里弄死自己。 对方想要杀自己的话,早在天牢里就可以做到。 这个人的力量,怎么都在自己之上,想要杀了自己,对人家来说,大概只是顺手的事。 没必要绕这么大一圈。 苏云漪干脆选择去山谷周围看看。 她也想看,圣尊的幻境到底有多强。 其实,整条奈河就像是一处幻境。 否则,再宽广的河流怎么能容纳那么多恶鬼怨鬼厉鬼? 苏云漪在奈河的八年,也相当于在幻境里八年。 奈河之下,有着各种奇怪的地方。 有的是大泽,有的是山川,还有的地方则是一片荒漠。 那都取决于占领那里的恶鬼和厉鬼所思所想。 这一片幻境,更像是圣尊模拟出来的一片天地。 苏云漪低头,看着自己这一身道袍和如今男人的身份。 她不知道这到底是幻境还是圣尊误打误撞。 她记得桃夭说过,桃夭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一个道士。 那个道士在桃夭面前念了那句诗,给了桃夭名字。 只是桃夭说,那个人并没有留下太久,也没有多说什么,便离开了。 “难不成还能是真实?”苏云漪拉起衣袖看着,站在山巅望向周围景象。 天地浩大,苏云漪都觉得这里真实得完全不像幻境。 可如果是真实的。 那岂不是说圣尊不是钩织幻境,而是逆流时间。 逆流时间…… 便是碧霞元君也做不到,圣尊可以? 因为不相信的关系,所以苏云漪还是把这里当做幻境。 走出了大山,逐渐能看到人烟。 苏云漪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姑娘这是从哪里来?这身穿着好奇怪啊。” 苏云漪进了城,看着高高的夯土墙,有些意外。 她只在一些偏僻的小镇看到过这样的城墙。 大雍如今富饶,加上前朝时期民间烧制砖石的技术改进不少,到如今不说所有人都用得上,朝廷建造城墙大多还是用夯土加砖石的构造。 坚固不说,平整的城墙更能防止有人从城墙突围。 只是苏云漪才走了没多久,就发现情况不再是她观察别人。 而是那些人仿佛看猴子一样看着自己。 “我从山里来的。这衣服……”苏云漪抬起头,这才发现眼前这些人穿的确实和自己非常不一样。 苏云漪穿的是襦裙,丝绸为主。 衣服上还有披帛,图样精美。 而眼前这些人们,穿的却是曲裾和直裾,多为纯色,也以麻为主。 “你们……”苏云漪这才想起,在这个幻境里,距离大雍至少有上千年的时间。 “今夕何年?” 这些人见到苏云漪的衣服都好奇地围了上来。 听苏云漪说她是从山上下来的后,原本还有人觉得苏云漪是山民。 可再看苏云漪的衣裳…… 山民哪里会有这么漂亮的衣服? 衣服上金光闪闪的,还薄如蝉翼! 便是他们见过的达官贵人,都没有穿过这样的衣裳! 还有这裙子,又长又漂亮,居然不是跟她们这样的长袍。 “你是神仙!你一定是神仙!只有神仙才有这么漂亮的衣裳。你是山里的神仙吧!” 其中一个人惊喜道。 说着,还要跪在地上朝着苏云漪拜。 苏云漪吓得立刻上前将人拦住:“我不是神仙。” 大概是苏云漪的速度太快,她反对的时候还有人不相信。 见这些人都认定了苏云漪就是山里的神仙。 哪怕解释说了不是,也固执的认为这是苏云漪在隐藏身份。 对此,苏云漪只好作罢。 “不过,今夕何年?”苏云漪好奇的问。 最先靠近苏云漪的那个女子见她与自己说话,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神仙跟她说话了! “启禀神仙,如今是大齐承宣六年。”那人说话的时候,眼神还是控制不住的去看苏云漪身上的衣服还有佩戴的手势。 她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衣服呢! 还有头发上的发簪。 那是玉石嘛? 怎么能雕刻得那么栩栩如生? 还有那些花。 颜色鲜艳,莫不是真的花? 大齐…… 苏云漪还真有印象。 大齐距离大雍确实有一千多年。 这是个非常崇信鬼神的时代。 泰山神更是在这个时期格外昌盛。 苏云漪之前只是模糊的知道桃夭生出灵智的时间非常早。 却没想到,桃夭居然有上千年的岁月。 难怪可以无师自通明白点金术。 相比之下,玉溪村的小锦鲤只会通过托梦施展的灵力,在桃夭面前确实有些算不上什么。 而且小锦鲤是善人转世,身上拥有功德,才能那么早开灵智。 桃夭则是真正的天生地养,在日精月华的积累下生出来的灵智。 “原来是大齐。”苏云漪叹息。 这个朝代存在时间特别短,三世而亡。 但史书上并没有明说大齐是因何而亡。 现存的记载里可以知道的是,大齐的三个皇帝都是明君。 臣子也是贤臣。 明君贤臣,而且大齐存在的这百年不到的时间内,气候也没有任何异常。 但就是这样一个王朝,就是莫名其妙的覆灭了。 大雍也有潜心研究史学的人。 对这些更是争论不休。 有的说是大齐皇位争夺的时候,打的太难看,因此不让史官记载。 可朝廷不让记载,民间居然也没有只言片语才是最奇怪的。 苏云漪从前在苏府的时候,因为苏明从来不会想着教导苏云漪什么,只要学会了女诫什么的就好。 但孟氏不会带着苏云漪去参加宴会,平日里若非薛家来人,苏云漪也不能随意出门。 能够给苏云漪打发时间的,自然只有看书。 史书又厚又沉,苏云漪靠着几本史书倒是打发了不少时间。 对大齐也有一定的了解。 “承宣六年。”苏云漪呢喃。 那不就是大齐覆灭的这一年? 可看着周遭百姓的模样。 尽管大齐这会儿用的还是陶器,吃穿也不如大雍那么缤纷多彩。 但怎么看都不像是要亡国的样子。